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赶考
执文史之笔 行赶考之路 以奔跑的姿态述往昔鉴古今
发布时间:2021-03-15 10:00
编辑:安宁市人民政府    来源:魅力安宁

  自2020年4月“我的团队我的奋斗”“大赶考”目标陈述会召开以来,全市59家赶考单位紧密聚焦“向上争、向外比、向下跑,扛红旗、树典型、出经验”的工作导向,精准寻标、精确对标、有效达标、有力创标,紧盯目标任务比学赶超,进位争先。我们将分期展示各相关单位赶考路上的做法和成效。

  2020年,史志办紧紧围绕“存史、资政、育人”职能,以张家港市史志办为“标兵”,对照“大赶考”中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抓住“史志鉴”编纂和部门志指导主业,积极开发利用红色历史和地情文化资源,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较好地形成了“史、志、鉴、馆、网、宣、用”并驾齐驱的史志工作新格局。

  一、聚焦主业主责,推进“史、志、鉴、馆”社会效用发挥

  1. 凝心聚力,积极推进史志编纂工作

  树标兵、学先进,组织业务骨干赴张家港市史志办学习考察,总结编纂历史经验,借鉴外地先进做法,圆满完成《安宁年鉴(2020)》《中共安宁市委执政纪要(2019)》《安宁历史大事记(2006~2015)》3部书刊编辑出版发行任务;指导完成《安宁市地名志》《安宁市供销社志》《安宁市交通志》《温泉街道志》《安宁化工厂志》5部部门、街道专业志的编修工作;完成省、昆明市《年鉴》(2020)安宁部分资料编报工作。

  2.   积极作为,深入开展党史专题调研

  完成党史三卷本安宁部分编纂工作,全面完成《安宁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978~2012)》《安宁市流通、财税、金融改革与发展(1978~2012)》《安宁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1978~2012)》《安宁市党建工作(1978~2012)》《安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情况报告》专题材料的征编、组稿工作。

  3.   自加压力,全面启动市志修编工作

  加快推进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编纂工作;加强与省市方志部门沟通对接,拟定《安宁市市志修编资料征集工作方案》,广泛征求街道和部门意见,11月5日,召开安宁市志修编资料征集会议,并系统开展征集业务培训,计划2021年底完成1996~2020年市志资料征集工作,标志着我市市志修编工作全面启动。我市作为全省首家启动新一轮志书修编的地区,将为全省启动第三轮修志工作提供“安宁经验”。

  4.   紧扣主题教育,着力提升展馆服务功能

  近年来,安宁市革命历史教育展览馆先后被昆明市、安宁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为完善展厅学习内容,美化展馆周边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进一步发挥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职能,史志办结合安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实际,于7月份完成展览馆外部环境的提升改造及内部氛围营造工程,顺利通过了文明城市实地检查工作。2020年,展览馆共接待参观学习人员7000余人,安排免费解说72场次。

  5.   启动文献资料中心建设,奠定方志馆建设基础

  通过到张家港史志办考察学习,了解张家港史志办与市图书馆共建张家港市方志馆的经验做法,史志办有了与图书馆共建文献资料中心的构想,与图书馆合作,筹备、启动安宁市文献资料室中心建设,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史志资料书籍的利用价值,同时方便群众查阅史志资料,让史志资料进入寻常百姓视野,拓宽党史地方志宣传学习。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史志资料整理、文献资料征编工作。文献资料中心的建设,将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为下步安宁市方志馆建设奠定基础。

  二、创新工作思路,搭建“网、宣、用”工作新平台

  1.   开门办史,加强史志文化队伍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开门办史,依托本土文化人才,整合史志文化资源,加强史志队伍建设,经过各单位推荐或个人自荐,报市史志文化编研工作领导小组同意,于12月18日下午召开安宁市史志文化编研组成立大会,将了解安宁历史、专心史志研究、专业基础扎实的22名专家学者,聘为安宁市史志文化编研组成员,为深度挖掘和研究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安宁史志事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2.   挖掘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组织人员编写修订18个革命遗址简介,并征求原部分老游击队员、熟悉党史工作的老同志及有关领导意见,会同街道及有关单位踏勘革命遗址立碑挂牌保护点。依托革命历史教育展馆,打造红色文化基地,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经与八街街道的多年不懈努力,建成“安宁人民革命斗争纪念碑”,以红色文化展厅为平台,以党史国史教育为基础的红色教育基地逐步形成。

  3.   注重宣推,不断推进史志成果转化

  史志办主编的《安宁年鉴》受邀编入《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安宁年鉴》入库后,意味着有更多的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安宁年鉴》,为外界加深对安宁的了解提供更真实、更直观的平台。这也是在安宁开展“大赶考”的背景下,史志办首次将此项工作纳入“大赶考”工作目标中,为进一步提高《安宁年鉴》的实用性、利用率,史志办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订《年鉴电子与网络出版协议书》,双方约定从《安宁年鉴》(2018)开始,逐年完成入库工作。

  4.   拍摄微视频,讲好安宁“美名”“美食”故事

  根据省志办《关于申报2020年省情系列微视频摄制选题的通知》安排,安宁“美名” “美食”两部微视频已完成拍摄工作。9月,在玉溪召开的全省省情系列微视频会议上,安宁市史志办作了交流发言。12月,省志办在百度、爱奇艺、优酷、抖音、今日头条等第三方网络平台及云南电视台进行推送播放,这也为扩大安宁对外宣传,推送“安宁名片”,讲好安宁“美名” “美食”故事搭建新的平台。

  5.   勇于创新,注重历史文化探索研究

  聚焦“大赶考”,围绕领导点题,积极探索创新,在历史文化研究上下功夫。

  一是依托知名专家学者,对安宁地名由来进行深入考证,安宁地名故事有了新的突破。

  二是完成新编《安宁发展史》出版发行,一本全面反映安宁发展历程的工具书即将面世。

  三是围绕安宁历史名人,完成《杨升庵诗话安宁》初稿撰写。

  6.   落实育人职责,开展形式多样党史学习教育

  史志办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推进党史国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工作,通过“送学上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党史国史教育;重视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采用赠送党史读本、校园专题宣传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年内,到企业为他们讲授党史3次,到党校为学员讲授安宁地方革命史4次。

  三、坚持精品质量,多项工作获认可

  一是根据《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召开2020年全省年鉴业务培训班暨省情系列微视频动员会议的通知》要求,安宁市史志办就辖区内省情系列微视频摄制工作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二是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评选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史志办作为昆明市唯一一家单位被推荐参评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

  三是根据《关于对第七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的通报表扬》(中指组字〔2020〕13号)文件,《安宁年鉴》(2019)荣获第七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这也是云南省唯一一家获奖的县市级单位。

  供稿:市赶考办

  美编:武俊伦 审核:代恒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