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4月“我的团队我的奋斗”“大赶考”目标陈述会召开以来,全市59家赶考单位紧密聚焦“向上争、向外比、向下跑,扛红旗、树典型、出经验”的工作导向,精准寻标、精确对标、有效达标、有力创标,紧盯目标任务比学赶超,进位争先。我们将分期展示各相关单位赶考路上的做法和成效。
2020年,中共安宁市委党校按照“大赶考”工作要求,坚持党校姓党原则,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精神,积极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深入实施“大赶考”,以“向上争、向外比、向下跑”的状态,实现“扛红旗、树典型、出经验”的赶考目标。
一、向上争,争取上级政策资金
安宁市委党校科学谋划,抢抓机遇,全力做好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工作。
一是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代省长王予波(时任省委副书记)在安宁市委党校调研时指出:“安宁市委党校建得好,党校保障好,党校作用发挥好,党校工作有创新。”
二是努力取得上级部门支持。积极与省委党校、昆明市委党校对接汇报工作,争取上级党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发展建设资金支持。省市委党校领导先后6次到我校调研,对党校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肯定及表扬。
三是实现资金争取新突破。2020年我校积极争取省委党校办学资金支持,通过早对接、勤汇报、争主动,打通资金申报渠道,在全省120家申报的县级党校中,我校成功争取到500万县级党校办学能力提升专项资金,使我校软硬件得到较大提升。
二、向外比,学习标兵定方向
学习借鉴江阴市委党校办学治校经验,立足安宁实际,拟定“2020年理思路学经验、2021年强基础补短板、2022年抓提升见成效、2023年达目标树形象、2024年做总结成长效”的发展思路,以建设“两课堂一基地”为抓手,打造安宁市党员干部大学堂、市委、市政府思想库、学习型组织示范点,通过“铸魂、塑形”引领发展,把安宁市委党校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县级党校。
三、扛红旗,实干担当有作为
安宁市委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切实发挥好党校职能。
一是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和大熔炉作用更好发挥。
二是党校教师能力素质大幅提升。
三是党校师资队伍扩充壮大。
四是教科研一体化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智库作用彰显。
五是开放教学取得实效,安宁党校名声远扬。
六是以“千堂党课下基层”方式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截至12月30日,安宁市委党校共与省市委党校协作办学14期;完成主体班次培训34期3665名学员参训;完成委托培训班71期8299名学员参训;累计送教50场次,受教党员干部群众5101人次;完成科研课题8个、论文11篇、各类宣传文章33篇。
四、树典型,争创一流树标杆
安宁市委党校充分挖掘利用安宁资源和发展成果,邀请省市委党校专家把安宁“全国文明城市、中石油炼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战略、社会治理”等7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写进教材、进入课堂,以“安宁故事”鼓舞人、激励人。
积极开发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我校《关于安宁乡村振兴的思考》,被评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截至12月30日,累计接待省市委党校及市域外现场教学培训班17期765人次(包括2期外国班、2期外省班、5期市外班)。目前,安宁现场教学品牌已形成,得到了省市委党校的高度认可,并被列入了省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培训库。
2020年12月29日,全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安宁市开展了现场教学,安宁市委党校副校长李鸿斌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五、出经验,创新发展出经验
安宁市委党校采取“上级帮带 本级落实”的形式全力推进街道党校建设,采取“3 N”方式帮助街道党校开展工作,通过向街道党校“送教务副校长、送规范教材、送示范党课”的方式帮助街道党校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并结合街道实际,分类指导街道党校以情景剧、创意组织生活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发地方特色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的理论接地气、受欢迎,让党的红色基因、先进典型以深入人心、凝聚思想。在今年11月份,我校“3 N”帮扶指导街道工作法被学习强国平台推广。
供稿:市赶考办
美编:魏圆 审核:付文文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