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赶考
立赶考之志 干赶考之事 全力打造云南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发布时间:2021-03-30 09:40
编辑:安宁市人民政府    来源:魅力安宁

  2020年,安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紧紧围绕市委“大赶考”“向上争、向外比、向下跑”和“扛红旗、树典型、出经验”要求,以浙江省滨江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为标兵,稳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行政审批再提速、政务服务再精细、营商环境再优化和公共资源交易再规范,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稳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云南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一)聚焦标准化,最大程度规范办事事项和流程

  全面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1216项,占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的98.4%;“零上门”事项1160项。

  1235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网上大厅,全部事项线上可通过“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线下可通过政务大厅受理申办,网上可办率99%。

  政务服务大厅5个综合窗口可受理24个部门的509项行政审批事项,并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要求,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

  统一梳理和制作二维码办事指南400个。16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跨层级办理。推行“一次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改革,完成30个主题服务事项集成上线。

  全年政务服务办件57760件,通过并联审批平台和省政务服务平台办理14173件。投资平台办理680件,涉及587个项目金额约1105.18亿元。

  (二)聚焦关键领域,努力在制约营商环境改善上的难点赌点痛点问题上进行重点突破

  开办企业精简至3个环节(工商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用时缩减至0.5天全省最短,形成“半天开办常态化、企业刻章零成本、邮寄速递全免费”的服务模式。

  开办企业指标在昆明市第二期营商环境“红黑榜”测评中位列第三。不动产一般登记实现4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登记财产指标在昆明市第三期营商环境“红黑榜”位列第五。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在昆明市第三期营商环境“红黑榜”测评中位列第三。

  在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中建立“容缺审批”机制,公布《安宁市“容缺审批”事项清单(第一批)》,涉及12个政府工作部门40项容缺审批事项。建立投资项目代办制度,启动“朝前一步、关口前移、主动服务、主随客便”专项行动。制定《“主动服务、帮办代办”实施方案》,组织专人免费开展全流程跟踪代办审批服务,2020年为31个项目提供代办服务。

  (三)聚焦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获得感,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

  全年业务办理有效评价23159条,其中“非常满意”17377条;“满意”4402条;“基本满意”1380条;无“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在昆明市2020年第三期营商环境“红黑榜”测评中,安宁市以89.25分的成绩领先第二名1.64分荣登18个县(市)区“红榜”榜首,26个指标中13个进入红榜,创新创业活跃度、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政府采购、人才流动便利度、劳动力市场监管、办理破产、综合立体交通指数、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率8个指标均排名第一。在昆明市人民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安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作了现场交流。

  二、从政府供给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狠抓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一)全面优化改造政务大厅,打造人民满意的窗口

  优化功能分区布局和服务流程,新建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区,规范政务服务logo和各类指示标识。特别打造了婚姻登记、少数民族办事、老年人绿色服务、跨省通办和企业招聘专窗,目前共有43家单位110个窗口入驻安宁市政务服务大厅。

  (二)树立“创先争优为民办实事、凝心聚力惠民做好事”的理念,将服务至上贯穿政务服务全过程

  确立了“接待群众热心、服务过程贴心、弱势群体关心、帮助群众细心、解答政策耐心”的服务宗旨,选优配强导办代办人员,向服务对象提供减免优惠服务,营造温馨办事环境。安宁市“多措并举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暖心的政务服务”入选2020年昆明市营商环境“十佳案例”。

  (三)强化以评促改、以考促干,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安宁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完善好差评制、服务承诺制、首问首办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投诉处理制度,对各窗口前台后室管理、出勤情况、个人形象、文明服务、业务素质和区域整体形象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实时检查、月度排名和年度评价的考核机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评出“文明服务窗口”“文明服务之星”“年度优秀服务窗口”“年度先进个人”;引入高职院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推行政校合作,不断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举办6期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实现对窗口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

  三、抓监督强规范促公平,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进行

  一是开展可视化视频监督。将交易画面、场景公开投屏到公共区域,让交易在阳光下进行。

  二是加强联动监管机制。加大与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互通互认。每周定期发送邀请函至住建、水务、交运、财政等行业主管部门,邀请其参加下周开评标现场监督。

  三是清退投标保证金。“以清促管”,及时全面启动清退工作,有效降低投标企业交易成本。

  四是加强交易的服务保障。主动报告开评标和信息发布情况,每月定期汇总报送交易一览,确保政府性重点投资项目进度的监督跟进。每周主动向街道、管委会和政府职能部门提前发布招投标场地、时间可预约情况,引导各部门有预期地合理安排和预约项目的入场交易。

  2020年,安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受理项目395个,成功交易376个,交易成功率95.19%,合计金额48.32亿元,合计节约资金3.13亿元,节约率6.09%,国有土地出让项目(招、拍、挂)82块,累计交易金额79.69亿元。

  四、聚赶考之气狠抓单位自身建设,打造适应新阶段新要求的政务服务队伍

  制定《安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干部职工年度绩效考核办法》,以大赶考全面提振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制定《安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劳务派遣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按照分级定岗的原则对编外用工实行差异化绩效管理和考核,切实提高岗位吸引力和竞争力。

  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干净干事的同志选拔到中层岗位,强化教育管理。在内部形成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竞争形态。

  选派14名年轻同志分别到省、市部门及窗口单位跟班学习,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强化人事财务管理决策与监督工作的制度建设,形成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供稿:市赶考办

  美编:魏圆 审核:付文文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