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所营村地处八街街道辖区最北面,
距安宁市23公里,
总人口2559人,
村党委下设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
共有党员114人。
近年来,
摩所营村党委以“1234”工作法,
强化党组织领导,
通过整合村集体资源,
探索组建起“群众参股建企业+
企业独立运作+现代乡村旅游”为营运模式的
安宁昱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在壮大村集体收益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
带动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
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发展,
逐渐走出了一条
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210元,
村集体经济收入159.2万元。
“一核”强引领,精雕细刻路线图
摩所营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作用。
抓制度
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重视思想领域建设,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管理。
强思想
开展“三必谈”,即,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必谈、党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必谈,厘清发展思路,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练队伍
抓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用好党员积分制,树立业绩标兵,并对评定靠后者开展诫勉谈话。调动党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形成党员在思想上向往“得星”、行动上积极“追星”、工作上努力“争星”的浓厚氛围。
“双向”共发力,打造宜居新家园
摩所营村党委“双向发力”,通过管理和建设“双管齐下”,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村内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一是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制定环境整治方案,细化措施,实施党员分片负责、红色网格员联系到户,实现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整治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如今,村民们自觉开展清扫巷道卫生、清理家庭卫生,呈现出一派“干干净净迎小康、比比谁家最干净”的热闹景象。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5月,村委会新购置垃圾清运车1辆,设置分类垃圾亭21座,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
“三产”来融合,筑牢基础产业兴
摩所营村党委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聚焦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经济,健康快速推进乡村振兴,让村民获得更高幸福指数的同时,也推动了产业发展。
积极申请移民后扶项目
争取专项资金490余万元,在向阳村建设70余亩现代高效节能温室大棚,种植特色果蔬,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经营,今年可增加村集体年收入30万元。
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投资260.84万元,对摩所营辖区4条机耕道路进行建设,沟带路硬化总长2540米;新建渡槽1条,长350米,惠及村民213户,869人,建成后村民生产出行更加方便,将极大地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推动“三产融合”
成立了摩所营村集体投资管理公司,依托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具有农村特色农耕文化的休闲、旅游、民俗等项目,让村民参与入股分红,产生的收益将由村集体公司和村民按照70%、30%进行分配。目前,已初步完成生态湿地旅游建设功能全面布局以及停车场、商业街、湿地湖畔规划;正在申报冷库配套设备、高效节水农业产业园。
“四项”规范强管理,激发潜能提士气
摩所营村党委逐一梳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短板,组织制定和健全完善了《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等21项工作管理制度。村“两委”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议事决策更加规范
村“两委”班子严格落实民主决策机制,对村委会、村小组超过1万元的资金支出,重大项目等严格进行“四议两公开”, 对村级重大事项除在公开栏公示外,也要及时在村级户主微信群公开,切实改变了以往村务党务公开积极性不高、范围不广、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二是资金使用更加规范
自2021年1月起,在严格执行报销手续和报销程序,每月由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中召开村“三委”民主理财会议,对每月资金支出进行讨论分析,对不符合财经管理制度的支出坚决不给予支出。
三是组织生活更加规范
村党委书记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到各支部指导党建工作,对发现问题做到立检立改。
四是工作纪律更加规范
通过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修订干部上下班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考核激励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解决了日常监督中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
供稿:八街街道
美编:魏圆 审核:付文文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