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安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05 17:42
编辑:安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来源:安宁市人民政府

2021年,安宁市民宗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建设,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扎实开展法治宣传、依法行政、法治监督等各项工作着力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现将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责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民族宗教领域依法治理工作,加强部门联动,指导协调各街道开展民族宗教领域普法、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等工作,切实抓好各项民族宗教领域重点工作的推动落实,确保各项法治工作顺利进行。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统战工作要点,健全检查评估体系。

(二)强化法治建设保障机制

建设法治报告制度,积极谋划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将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训作为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民族宗教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工作质量。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根据行政权力清单标准化工作要求,在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审核确认、优化流程的基础上,修订《安宁市民宗局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对外公布清单并及时动态调整。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有效推进审批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办事过程公开、结果透明,接受全社会监督。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组织联合执法对宗教活动场所、清真食品经营场所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结果。

(二)深化业务培训,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加大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民族宗教专干及各族群众法治知识水平,增强知法守法观念。组织全市统战干部和统战代表人士培训班、宗教界人士培训班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研讨法律实际应用,提升参训人员法治意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民族宗教界人士法治素质。

(三)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

1.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民族宗教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提案按时办复率达100%,政府规范性文件报备率达100%。定期向政协通报有关情况,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2.接受社会监督。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干部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制度,依法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加强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互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强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让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第一时间上网公示,方便行政相对人查询,接受全社会监督。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还需巩固提质,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虽已进入常态化,但应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水平不足

二是宣传教育工作开展还不平衡,深度不够普法宣传的平台和载体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丰富不断巩固宣传活动成效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定法治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积极在民族宗教领域组织各种形式的法规学习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民宗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法治素养。

二是进一步促进民族宗教执法常态化规范化。深化执法常态化规范化,把行政执法贯彻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加大依法行政监督力度,坚持按法律办事,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用制度规范、约束机关行为,建设负责、高效、务实型机关。加强重点案件督促指导和执法程序规范化,提升执法水平,继续探索“部门联动、上下联动”的联合执法模式。

三是全面加强法治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主动对标、争先进位,掀起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水平。

安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2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