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广使用信访业务智能辅助系统,不断提高信访事项办理质量效率和信访信息分析研判能力水平。以“云南省信访信息智能辅助系统”上线运行为契机,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打造“智慧信访”,推动信访模式便民化、多元化、高效化,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进一步加大平台对接和系统优化整合力度,把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提出的信访诉求全部纳入信访信息智能辅助系统,健全完善网上流转、部门办理、群众评价、全程监督的信访事项受理办理机制,促进网上信访提能增效,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智能化水平。
(一)推进市、街道两级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与融合
在中共安宁市委、安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由中共安宁市委政法委牵头筹划并组织实施的“安宁市信访服务中心”、“安宁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安宁市社会治理指挥中心” ,经过一年多的规划设计、精心施工,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于2020年11月16日在原安宁会堂大厅正式投入使用,开展对外服务业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改造工程项目,是“安宁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市信访服务中心为来访人提供了舒适的反映诉求的优质环境,为市级领导、市级党代表定期接访和密切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搭建了“平台”,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整合了资源、取得了实效,为创建“昆明市信访示范窗口”创造了软硬件条件。
(二)建立市级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和包保化解制度,解决信访案件和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切实把上访问题解决在市域范围内
一是着力抓好市级领导接访下访。以两办名义,制定印发《安宁市2022年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方案》《2022年市政府领导接听市长热线电话工作方案》,截至目前,组织开展市级领导接待日活动2次,共接待信访群众17批23人,有效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减少越级上访、重复信访。
二是着力抓好特殊突发信访问题调处化解。充分发挥市委信访联席会议综合协调、督查督办的作用,由市信联办牵头,协调调处、督促检查特殊突发信访问题的化解和稳控工作,确保有关信访问题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同时,充分发挥信访“晴雨表、风向标”作用,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公安局、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定期分析研判信访热点、难点问题,对疫情相关信访问题、永昌钢铁债权人信访问题,临聘教师群体、投融资受损群体、小区业主维权群体问题及时进行排查、研判、预警、管控,把推动问题化解和做好思想疏导结合起来,做好政策宣传、解释稳控工作,坚决确保重点群体稳定。
(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一是认真落实主要领导干部负总责,抓落实主体责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把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贯穿于信访工作各个步骤、阶段、环节和方方面面,善始善终抓紧抓实各项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认真抓好主责主业经常性工作,压实多元化多渠道信访接访处理主责,在信访工作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多元化解决机制和“分调裁”机制改革,着力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二是着力抓好信访事项及时受理办理。所有信访件均按程序及时交办处理,针对部分重点信访问题,市信联办通过召开专题协调会进行专题研究协调处理。同时,市信联办对重点案件积极开展督查检查,确保不因受理、交办、转办不及时让问题搁置,不因责任单位未及时调查核实处理让问题拖大,确保合理诉求第一时间解决到位,无理诉求解释教育到位。
三是合力攻坚信访“四大重点”。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信访维稳主体责任,聚焦“四大重点”信访矛盾攻坚化解,在市委联席会议办的统一指导和协调督促督办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并根据发生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类别,市委联席会议通过组建工作组、牵头组织协调、召开会议,追根溯源,厘清思路,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制定调处方案、开展联合调处等机制运作,有效推进化解市域内发生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和历史遗留重大信访案件。
四是做好特殊敏感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市信访局紧紧围绕“北京不去、跨区不串、本省不聚、网上不炒”的工作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抓源头,着力发现问题,启动“零报告”机制,针对每个敏感时间点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工作方案、预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成立工作组,做到分级负责、统一指挥、条块结合、有机协作地开展排查稳控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有可能引发非正常上访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明确劝返工作程序做好有关应急处置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开展重点时期值守、带离、劝返等工作。
五是努力化解巡视组交办信访事项。做好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移交信访件办理工作。安宁市共收到中央第十巡视组移交信访件162件,已办结162件,办结率100%。省委第七巡视组移交信访件办理。省委第七巡视组移交信访件1772件,主要反映诉求是征地拆迁、烂尾楼、非法集资、企业改制等问题,信联办经过梳理后,合并交办603件,截至目前,已办结477件,正在推进办理126件,办结率79.1%。
(四)坚持政治为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安宁市信访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头等大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学习宣传活动,推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加强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培训,提升全体职工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普法工作的能力。
2.推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的法治实践,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实施等中心工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法律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等“法律六进+N”活动,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公民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五)压实普法责任,完善“大普法”格局
1.强化媒体公益普法责任落实。安宁市信访局要积极推动践行公益普法责任,常态化宣传报道法治建设新闻,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媒体公益普法宣传内容频次和质量。
2.开展信访条例宣传活动,为群众正确理解、全面掌握信访条例,安宁市信访局将继续开展宣传活动,为全面普法添砖加瓦。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再增效。抓好“八五”普法开局工作,升级“法律七进”,强化法治示范创建,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全民普法。
(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再精准。深度融合发展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做好公证“最多跑一次”。
(三)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再细致。提高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效能,使人民调解趋于网格化管理。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构建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全面提升特殊人群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