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林业发展瓶颈 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杨志国、刘新华带队赴昭通市彝良县考察 学习竹产业发展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方竹产业在青龙街道的多方位发展,切实做到科学谋划、科学分析、科学组织、科学引种,根据董文渊教授两次到青龙调研的意见和建议,4月初,青龙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志国、安宁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科科长刘新华率队赴昭通市彝良县实地考察学习方竹种植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同时,结合街道实际情况,进行方竹种植品种苗木供货洽谈。
发展林业产业是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抓手。竹子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生长快,生物量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重要的森林资源。青龙街道地处云南高原中部,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晴干,属于滇中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凉,在理论意义上适宜方竹等竹类的种植。引进方竹种植,对青龙街道发展林业、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当前林业发展瓶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间竹笋破土出,群众收入节节高”。在彝良县洛旺白水江农民合作社,考察组深入“生产一线”,参观了竹苗培育基地和种植基地,详细了解了方竹的种植和管护要点,与合作社负责人张孝均进行座谈,并就下一步开展竹苗种植供货进行洽谈。此外,考察组还与种植示范基地的竹农热情交谈,进一步了解竹产业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
眼下正是春笋上市的关键时节,一大早,洛旺乡中厂村的村民们就穿梭在山间竹林里,开启了一天的采笋工作。“这个笋子产量高,我今天采了40来斤,一天下来能挣200来块钱呢!行情好的时候,一年3万块钱还是挣得到的!”打笋村民高兴地向考察组说道。
考察结束后,杨志国强调:“发展竹产业,潜力是巨大的,前景是广阔的。竹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青龙老百姓收入的好项目、好产业。我们要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吸收借鉴彝良县竹产业发展的典型做法和经验,结合青龙街道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补齐短板,助力青龙街道林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