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安宁市人民政府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15 16:33
编辑: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    来源:安宁市人民政府

2023年,太平新城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以及中共安宁市委安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安发〔202315号)等要求,紧紧围绕我街道发展大局,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结合实际,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创建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依法行政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现将太平新城街道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

街道党工委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理论、打造高品质法治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完善和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辖区各社区完善和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配备法治建设联络员。健全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议程,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分析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听取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挥街道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就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青少年学生保护进行监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法治建设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逐步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全体联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依法履行职能,促进法治建设规范

1.完善重大重要决策程序,不断完善政府法治体系平新城街道制定了“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涉及“三重一大”事项需要召开听证会或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应当提交决策事项报告及有关材料至太平新城党政综合办公室,由党政综合办公室牵头与法律顾问对合法性进行内部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提交讨论

2.强化政务服务能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结合我街道实际,全面梳理、清理调整、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将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权力清单的形式主动通过门户网站、“宜居太平”公众微信号、利用互联网+政务等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对重点工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将权力在阳光下行使,扩大群众信息知悉度向社会公开取消和调整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不适应现实需要的行政职权针对各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修订,并主动公开,优化服务流程、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落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工作。

3.抓好规范文件管理提升依法决策水平,提高行政决策质量效率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及时清理失效及废止的规范性文件。同时,抓好规范性文件报备工作,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将街道印发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全部都及时上报党政综合办公室进行审查、备案。

4.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标准化建设。太平新城街道全面开展区域、行业系统和单位法治创建活动,完善法治创建标准,其中册峨村委会被评为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太平社区居委会、桥头社区居委会、安化社区居委会、万辉社区居委会、始甸社区居委会、妥睦村委会、读书铺村委会均被评为昆明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5.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太平新城街道10个村(社区),聘请了云南成业、云南尚京云南奥洋律师事务所等多个法律顾问(团队),有力提升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水平。

6.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利用黑板报、悬挂宣传标语、横幅、法治宣传栏、LED显示屏、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开展法治主题讲座、宣传、文艺汇演等形式开展了“法治宣传进校园”、“法治宣传进乡村”、“法治宣传进企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各类共计140余场次的主题宣传活动,共发放“法治安宁和谐家园抽纸、法治宣传主题扇子、环保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治宣传材料8000余份,直接受益群众25000余人。

7.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全社会和谐稳定我街道履行矛盾纠纷排查各项调解工作职责,持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太平新城街道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及分析研判专题会议坚持每周至少两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坚持每月召开各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工作例会,及时掌握各村(居)委会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等信息。及时做好包案化解工作严格落实关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七个闭环实体化运行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各领域涉及的矛盾纠纷案件由分管领导实行包保责任严格实行追究责任制,对推诿扯皮、敷衍应付者,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截止到20日,共计成功调解420余起,涉及人数1300余人,涉及金额约600余万元;同时信访案件均已调查落实,全部按时办理完毕,办结率100%,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得到化解,有效预防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化解矛盾纠纷抓好重点人员的普法工作,尤其是外来人员和安置帮教人员。对安置帮教人员,以帮教为主,及时掌握其思想状况,并通过谈心等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防止重新犯罪的发生。

8.全面推进便民政务建设。我街道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深入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完善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充分发挥12345”统一政务服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三)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学习工作

1.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普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宪法知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会和街道领导班子会议学习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现场学习和“三会一课”等方式,引导领导干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多部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2.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按照安宁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轮训工作计划,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集中学习,在职在编干部通过《法宣在线》、《学习强国》等网络在线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20余个法律法规。20233月参加安宁市组织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街道执法人员做到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操作流程,健全行政执法的记录和公示制度,实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提升依法决策水平,提高行政决策质量效率

太平新城街道严格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决策切实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决策内容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五)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太平新城街道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以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适用容错纠错柔性执法五张清单、包容审慎监管减免责清单为重点,实行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六)加快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太平新城街道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和管理工作机制衔接,推进数字应急建设,探索建立各类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的风险监测方法,提高灾难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二、存在问题

2023,虽然我街道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特别是从基层实践的角度来考虑,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

1.思想认识上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开展工作的意识较弱。二是工作程序简单化个别基层干部职工,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怕麻烦、图省事,不依法律程序办事的思想仍然存在。

2.队伍建设上有差距。法治建设工作覆盖面广,法治工作人员配备力量薄弱,势必出现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

三、下步措施

(一)进一步严格依法履职尽责

紧扣建设法治政府理念,加快适应新时期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实现长期从靠经验办事、行政管理向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转变,更加积极稳妥地化解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二)切实抓好重点对象法治教育

继续抓好以领导干部职工、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教育,使领导干部职工带头提高依法决策意识、公正司法意识;青少年提高遵纪守法意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干部、外来务工人员和社区居民等社会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

(三)把牢节点,多措并举做好普法宣传教育

认真组织开展好2023年“12·4”宪法宣传日宣传活动。并利用好相关法律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时机,送法进乡村、进社区,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