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法律明白人”选育管用,助力基层依法治理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自2021年来,安宁市深入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现每村(社区)不少于5人的培养目标,形成培养机制规范、队伍结构合理、作用发挥明显的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体系。
从普法到化解纠纷,从收集意见建议到依法参与村务管理,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充实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社会力量,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聚焦“选”,优化人员结构。采取“自荐+推荐”方式,街道、村(社区)严把程序关、标准关,从村(社区)干部、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及有威信的村(居)民等群体中,选出具备一定法治素养、遵守法律法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人员充实到“法律明白人”队伍,实现“1+1>2”的效果,助力形成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合力;全市102个村(社区)已遴选730名“法律明白人”登记在册, 悬挂“法律明白人”公示牌123块,颁发聘任证书、徽章,配备工作装备,提亮“身份牌”,提升“法律明白人”辨识度。
二是注重“育”,提升队伍素质。市、街道二级分层分步把培训工作延伸到基层,市级组织“法律明白人”培训6期,参训人数1800余人;各街道开展“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轮训60场次,实现培训对象和工作业务全覆盖。通过“法律顾问+普法讲师+N”模式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法律明白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村务管理、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与村(社区)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结合基层治理工作实际“以案释法”,指导“法律明白人”运用法律知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进一步提升“法律明白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建立“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组建微信工作群组,以小案例、小视频、小动漫等为切口,嵌入法律条文,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充实“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知识储备,了解最新法治资讯、获取精准法律意见,推动实现“指尖普法”。
三是从严“管”,强化考核问效。实行“法律明白人”双考核机制,市级对各街道推进落实“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情况进行考核,街道负责对本辖区“法律明白人”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建立“法律明白人”档案,及时将“法律明白人”日常履职和参与法治实践等工作情况记录归档,针对工作表现优秀、工作成效突出的“法律明白人”,给予表彰激励;对不认真履职、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及其他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及时予以清退。
四是突出“用”,有效发挥作用。加强“法律明白人”工作指导,积极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实践。全市“法律明白人”参与法律法规宣传宣讲111场次,有效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参与“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617场次,引导法律服务474次,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485次,成为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的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搜集员”、法律服务“先行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持续探索“法律明白人”参与“田间说法”“庭院会议”“院坝协商”等说事议事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把解决群众的“小问题”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大事情”,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