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青龙街道党工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群众为目标,用心“烹饪”志愿服务活动“菜单”,让党建“招牌菜”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味蕾”。
一、以“真火”烹群众需求,暖心定制“家常菜”
青龙街道从优化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做好小文章,不断给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为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街道创新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便民服务活动,从“亲身体验、角色转换、主动服务、群众视角”体验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为办事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充分利用街道和村(社区)两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文化惠民、惠民宣讲、民情收集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队伍6支,融合群众文化需求、政策宣传、部门服务等定制多样“菜品”的便民“菜单”,以接地气、具活力、有温度的方式,开展文艺演出、游园活动、传统文化特色活动等多姿多彩的志愿“送单”服务活动20余场,“送”出了文化活动新模式、政策宣讲新思路、排忧解难新途径,让群众在活动中真正获得幸福感、参与感和满足感。
二、以“文火”烹服务模式,精心定制“特色菜”
为不断擦亮“志愿红”底色,街道坚持把志愿服务活动落在群众的心坎上,立足青龙农村空心化、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多的现实背景,经过街道、村(社区)干部集思广益,涌现出“五朵金花2.0”“有事找我·幸福赵家庄”“老年食堂 爱心送餐上门”“流动书包”“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形成老少皆宜、形式多样的特色“菜单”。通过开展慢性病随访、反诈宣传、送餐上门、送书到家、入户办事、暑期课堂、免费健康体检、爱心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在田间地头、庭前院后,“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的“美味大餐”。
三、以“武火”烹共建共享,齐心定制“精品菜”
坚持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吸纳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村民群众等参与志愿服务,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联、困难共帮、难题共破”的志愿服务力量,齐心制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活动“菜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街道辖区内各党支部以“主题党日”为契机,经常性到乡村道路沿线、房前屋后、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义务大清扫”“人居环境整治”“锄草栽苗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带动村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断提升乡村卫生文明水平,筑牢乡村振兴亮丽底色。同时为加快推进方竹产业发展,将其打造为青龙绿色产业、富民产业,近期,青年人才党支部联合西南铜业搬迁项目指挥部党支部、赵家庄村党总支到华家箐方竹种植基地开展“党旗红护山间绿 方竹助兴产业旺”结对共建活动,党员志愿者们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实干精神,完成了所有方竹的浇灌养护、铲除杂草、记录生长工作,齐心协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谱写乡村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