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来,安宁市农业农村局在中共安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精心指导和全力帮助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安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法治型、学习型行政机关建设,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健全行政权力运行体系,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严格落实《昆明市人民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项行政执法内容,梳理了权责事项,进一步完善了权责清单。我局共有权责清单117项,其中行政许可权责清单32项,行政处罚权责清单64项,行政强制权责清单10项,行政检查权责清单3项,行政确认权责清单1项,行政征收权责清单1项,其他权力6项。
二是合理调整压缩审批时限,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我局行政审批业务(政务中心农业农村局服务窗口)系统全部接入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实施一窗受理做好了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网上办件、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办理行政审批事项675件(含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换证等596件),首问首办率及现场办结率达100%。
(二)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
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清理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上位法相抵触的文件,确保文件内容合法有效。
(三)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持续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加强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未发现不公平涉农政策。二是根据安宁市农业农村局“三重一大制度”事项议事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依法行政。三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我局与云南奥洋律师事务所签订聘用合同,承办律师为沈睿、胡贵荣、两人,为我局重大决策,草拟、制订、审查或修改各类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各类会议及谈判提供法律依据,并提供专业化法治宣传、教育、培训,为我局更好地履行依法行政职责,提升行政决策能力和质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在开展执法过程中,做到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对执法过程进行了全过程记录,确保了执法活动有档案记录可查,重大执法决定均进行了法制审核。目前,已完成向司法局报备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情况10期,并按时将行政执法信息公示于安宁市人民政府网。
二是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岗位培训制度,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及2024年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轮训,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加强执法证管理,按要求及时组织开展执法证到期换证工作。
三是按要求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2024年报送市司法局10件(行政处罚5件,行政许可5件)参加抽查集中评查,其中存在不足之处,我局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单》中所列问题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加以整改。并组织我局全体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培训,重点学习执法程序、执法文书制作和法律法规适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
四是加大农业领域执法力度。农业农村局立足职能职责,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养殖生产基地、菜篮子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地区,紧紧围绕农资质量、品种权保护、耕地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屠宰监督、渔业渔政、农业机械等8大方面开展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及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巡查检查、监督抽查、暗查暗访、投诉举报等手段,积极查找问题隐患,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破坏市场秩序、侵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采取定期不定期农资市场巡查,强化农资市场检查监督,尤其是在主要农事季节,集中力量围绕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重点产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坚持到养殖场、屠宰场、兽药、饲料等场所进行检查监督,加强检测监测。2024年1-10月,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283人次,执法车辆316车次,累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578个。共办理9件行政处罚案件,分别为3件饲料类案件、4件非法捕捞类案件和1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件经营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案,所有案件皆已办结,共处罚款35000元,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247瓶,没收违法所得3158.5元。加强与刑事司法机关的衔接,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移送安宁市公安局进行查处。
五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了安宁市农业农村局容错纠错柔性执法“五张清单”,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提高办案水平,制定并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定了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及抽查方案,明确抽查事项,动态更新两库信息,完善随机监管机制,结合工作实际,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六是严格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针对日常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安全、禁渔期禁渔、打击假劣农资和非法屠宰等专题宣传活动,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利用农技培训、田间教学、纠纷调解和“3·15”“春耕备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农民丰收节”、“科技下乡”“12·4”等重要节点和重要时段,结合发放资料、设点宣传、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防诈骗和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等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机安全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涉农法律法规,让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增强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五)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体系。
一是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每月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根据工作实际,重点突出,排查到位。按时上报《云南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统计表》。二是将学习贯彻行政复议法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报告内容。及时制定农业行业系统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并按照清单适时组织开展学习。积极组织我局执法人员旁听行政复议。
(六)健全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体系。
一是配合做好云南省行政执法监督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修订。二是深入推进信用监管,健全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制度,及时将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信息录入昆明市信用信息平台,提升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及应用能力。
(七)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按要求做好云南省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应用工作。及时将我局行政执法数据录入系统平台。
(八)保障措施。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宪法宣誓制度,今年来没有新录用公务员。全面落实工作人员旁听庭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制度。今年以来我局无行政复议案件,无行政诉讼案件。
二是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制定安宁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按照清单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重点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各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的学习,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截至目前,开展学习培训8场次。
三是加大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力度。我局积极组织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进行培训、轮训,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行政执法人员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时代发展,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要求越来越高,另因平时工作业务繁忙及执法人员思想认识不够,对农业法律、法规系统学习时间不够,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知识及执法技能有待提高。
(二)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依法行政的舆论氛围不浓。在市场检查过程中,管理相对人受到处罚时,往往以不懂法、不知法为由,推卸责任,逃避处罚,干扰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给农业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按照各级法制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做好我局的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治理等工作。继续组织农机管理、农安、动监、农科到相关街道开展打假护农活动。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案卷评查、规范性文件清理等工作。
(二)普法与依法治市工作。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部门法,做好法治安宁建设及创建“平安安宁”活动。增强和提高我局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保驾护航。
安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