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安宁党建
【开在“白色石头城”的民族团结花】——葡萄串串一藤生 甜蜜共享民族情
发布时间:2024-12-31 18:30
编辑:安宁市禄脿街道办事处    来源:安宁市人民政府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禄脿街道的艾家营村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融合,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等优势,团结带领辖区各族群众发展特色葡萄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共同繁荣发展的致富路,兑现了“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艾家营村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壮大葡萄产业。

  如今葡萄产业已成为艾家营村的支柱产业,种植品种达22个、面积近2000亩。为完善产业发展基础,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村委会经多方争取,投入资金526万元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葡萄灌溉难题。为拓宽葡萄销路,成立了4个葡萄专业合作社,与省内外10余家收购商达成合作协议,实行点对点收购。为稳住葡萄产业“根基”,投入资金300万元实施了集“保鲜+冷储”为一体的冷库项目,破解了葡萄保鲜期短、运输难的问题,实现葡萄长途冷链运输和错季、错峰销售,提升了销售价格。得益于葡萄产业的不断发展,辖区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360元提升到了2023年的22500元,实现了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也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物质基础。

  今年初夏的时候,天刚亮,位于艾家营村的葡萄交易市场,就站满了葡萄种植户、个体商贩,一箱箱各种品种的葡萄琳琅满 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仔细比货、询价,寻找满意的货源。

  年仅29岁的艾家营村民王晓飞,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村子里响当当的葡萄种植大户,他带来的300多公斤葡萄不到半个小时就成功售出。“老板觉得我家的葡萄又大、又甜、品种又多,卖到了最低的8元最高60元的价格,我们一家人很开心。”王晓飞的妈妈说,“现在好了,一年的葡萄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卖完,以前要拉到很远的集市去卖,一路颠簸,到了市场葡萄品相不好价格也不好,现在真好!”

  “群众腰包鼓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更需要聚拢人心。”艾家营村党总支副书记叶会云说,艾家营村有5个村民小组、689户1670人,一年一度艾家营葡萄文化旅游节注入了“旅游+文化+民族”的元素,将各种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点多面广的宣传新阵地。近年来禄脿街道不断加强葡萄园区周边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园区提档升级,对周边村庄进行美化亮化,不断为葡萄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打造“游客年年来,艾家营年年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感,进一步打响“禄脿葡萄”品牌,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互助,手拉手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艾家营村的党总支书记钱有华是艾家营村的“大忙人”,也是村民们的“土专家”。在老百姓的葡萄地里,你会经常看见“葡萄书记”为种植农户的葡萄树修剪、抹芽、打叉、绑缚的忙碌身影。“2000多亩的葡萄地,忙起来的时候连喝上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心里面还是相当开心呢。”钱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