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宁市县街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活动阵地,找准“实用”小切口,做好“服务”大文章,积极拓宽基层服务项目,通过发挥党组织力量,拓展服务内容,盘活用活活动阵地,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赋能。
优化服务阵地,打造“幸福站”。县街街道按照“办公阵地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的原则,坚持以群众日常需求和便民服务要求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的多元服务需求,打造嵌入式社区服务空间,宁泊社区精心改造社区办公空间,配备休闲桌椅、各类书刊,设立“ 儿童自习、课后托管、自助美甲、美妆预约 ”等服务,还开展了“礼堂下午茶”活动,石江社区开展亲民化改造项目,打造“阅读角”“共享空间”提供茶水、书籍报刊、象棋围棋等,阵地建设提档升级,有效促进各民族有效交流。同时,结合上门代办、网格员协办的零距离服务,针对不同办事群体的个性化办事需求,积极开展具有“五心”服务特色的帮办代办服务,主动了解社区居民需求,把“等你来办”变为“我帮你办”,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社区阵地成为各族群众愿意来、能办事、离不开的暖心平台。
丰富活动形式,共建“幸福情”。依托“暖暖志愿服务队”“好习惯志愿服务队”等力量,充分发挥县街街道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党建联盟等志愿服务团队作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春节送春联、暑期防溺水、“童享友好 共绘未来”“中华民族一家亲 中秋月满情意暖”、读书、剪纸、邻里互助、滇剧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志愿服务中,同时,积极发挥在职党员为民服务作用,帮助困难儿童实现“微心愿”,持续为各族群众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真正形成了各民族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乐在一起的和谐氛围。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五个认同”的理解,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新服务内容,浇灌“幸福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延伸民族团结服务触角,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开展太阳冲村芦笙舞、石庄村滇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物产展示交流、打造石江社区、雁塔村、石庄村、王家庄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位,形成以点串线、连线成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依托“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王仁求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架起各民族家庭亲子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教育引导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