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有关数据汇总分析工作,安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工作实际,对2024年度行政执法及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现将分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执法队伍整体水平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安宁市城管局行政执法工作,以法治化为指导,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案件办理为着力点,规范安宁市城管局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做到了依法执法、组织制度、案件办理等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做好行政执法证管理工作。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培训考核、持证执法制度,对执法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执法人员信息,保障执法证件的申领、换证工作顺利开展。2024年,组织2名执法人员参加安宁市2024年度执法证考试,目前我局共有88名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二)加强法规学习,提高法治素养。制定年度法律知识培训方案、岗位大练兵工作方案,推进学法制度化、常态化,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增强队员的法治观念,为规范文明、公正严明执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市级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工作要求,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及岗位练兵,积极参加市级法治建设专题培训。2024年共培训场次8次;参加市司法局统筹学习5次,确保执法人员每人每年度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持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二、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规范执法水平
(一)指导规范执法,强化执法监督制约。一是提前论证保障执法。对重大执法事项,驻队律师提前介入,会同执法人员开展法律论证,通过预设违法情况倒推执法注意事项,帮执法队理清执法思路,研究法律对策,减少法律风险。二是案卷审核规范执法。驻队律师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法律适用、执法程序、事实证据、法律文书等进行审查,发现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瑕疵、法律适应不当、文书填写错误等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指正,并提出法律意见。
(二)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施,保证行政处罚程序的规范化运行。一是制定实施《安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二是完善执法记录仪的配备。目前配备执法记录仪250台,信息采集仪3台。三是规范文字记录、音像记录。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当通过使用规范执法文书、使用音像设备等方式,对现场执法检查、案源登记、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查、事先告知、听取陈述申辩、听证、处理决定、送达、执行、催告、组织行政强制执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结案等执法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
三、案件办理及投诉举报受理情况
2024年,安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共按一般程序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2宗、按简易程序办理16宗,行政许可事项248宗,其中经过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的7宗,已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均未涉嫌刑事犯罪,不存在应当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而未移送或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的情形;2024年,涉及我局的行政诉讼案件共2起,出庭应诉率达100%,及时回复检察院司法建议1份,不存在被追究行政机关责任和被追究执法人员责任的情况。
四、开展案卷评查情况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参加市级案卷评查,共送审46件,其中行政处罚35件,涉企14件,行政许可11件,涉企3件,均为合格或优秀案卷,没有不合格案卷。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评查结果,我局深刻剖析问题原因,对标对表,认真进行整改,上报整改情况报告。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管工作理念,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努力构建法治城管、和谐城管。
1.健全长效化的法治宣传机制。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加大媒体宣传和送法下基层力度,正反结合曝光城市综合管理中的典型行为,提高市民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2.健全长效化的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执法队员学法培训考核制度、用法检查制度,营造浓厚学法用法氛围,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
3.健全长效化的城市管理机制。扎实开展“两违”整治、建筑渣土、渣土运输污染、户外广告整治、流动摊点、跨店经营等违法行为长效治理工作,助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4.健全长效化的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形象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依法行政评议考核制,创新办案手段、规范办案程序,增强队伍执法办案能力,提升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