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安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贯彻“平台之外无交易”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构建远程评标、工位共享、降费减负三维保障体系,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
靶向发力,保障项目远程率。交易中心依托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朵云”优势,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改革部署,全面推行从“不见面开标”向“远程异地评标”升级。远程异地评标模式有效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评标专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交易透明度。交易中心上半年成功交易项目42个,参与投标企业达381家次,实现交易总额38893.85万元,合计节约资金4184.6万元,所有进场交易项目100%使用远程异地评标模式。
凝心聚力,保障工位使用率。交易中心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审全省工位“大循环”,营造阳光交易环境。通过开展深入挖掘安宁市“潜在”评标专家的宣传动员工作,运用现场调研、电话对接、政策宣传等方式将一些有资质、有能力、有担当的“潜在”评标专家融汇到云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促进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共享。安宁市与全省16个州市联合开展了远程异地评标,上半年共服务全省302个主客场项目,工位使用率达昆明所有县市区最高,其中5月份工位使用率高达96.84%。
精准施策,保障保证金降幅率。为降低企业交易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易中心实行投标保证金分类减免政策,1000万元以下(包含1000万)的政府投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1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减免投标保证金,降幅率不低于70%。上半年,交易中心共为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791.6万元,降幅率达到90.2%。同时,持续推广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强化保函(保险)运用,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缴纳方式,目前共有145家企业缴纳投标保证金,使用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有110家,保函(保险)使用率达到了75.86%。
下一步,安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