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项目推进遇到瓶颈,我们得自己一趟趟跑、一遍遍问,有时候还摸不清门路。自从安宁市政府搞了‘换位跑一次’,干部们主动站在我们企业的角度想问题、解难题,好多卡壳的地方都顺顺当当解决了,这种被重视、被理解的感觉特别好!”自安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实施“换位跑一次”工作方案以来,3个月时间里,像这样通过干部“换位跑”化解的难题已有20多件——不仅切实破解了项目推进瓶颈,更让企业感受到服务的温度。
服务效能的提升不只体现在项目审批领域,更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现在企业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也太方便了!”在投资服务方面,国有建设用地登记系统完成技术升级,高频业务实现“秒批”或“当日办结”,重复提交材料的困扰成了过去式。曾被企业诟病的“贷款手续繁琐、审批周期长”,如今金融服务领域推行“融信服”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融资供需实时互通;“小微闪电贷”等产品更是让贷款全流程“零纸质材料、零跑腿”,同时引导银行精准投向高原特色产业和“三农”领域,让资金活水更快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执法人员主动上门,为安宁市经营小吃店的王老板办理户外招牌更换和商业化外摆活动备案,让王老板惊喜的是,“原本需要一至三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这次仅用半小时就全部办结。这也太快了!现在连门都不用出,证就送来了,真是太方便了。”在帮代办服务上,金色江畔小区试点设置“红色代办”平台,企业商户、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事;前置服务普法宣传更让大家提前摸清政策、少走弯路。
这背后,是服务模式的系统性升级。为让服务精准对接企业所需,安宁市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创新升级服务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单一事项辅助,各部门“一把手”化身“企业办事员”,全流程体验项目申报到办结的操作,在模拟申报、窗口蹲点等场景中捕捉隐性短板,结合审批系统数据和退件率等指标,定位“卡脖子”环节;二是聚焦企业难办事项,针对材料不齐、系统故障等问题,通过多形式开展“换位跑一次”,从服务要素、流程、水平、政策落实、体验等方面进行检查分析,切实“跑”出真问题与解决办法;三是建立局长领办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企业难办任务清单并由部门领导领办,对问题实行“立行立改”或“计划推进”,通过“问题清单—局长领办—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推动审批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升级。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大幅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了经营成本,更在政企之间搭建起了一座理解与信任的桥梁。随着“换位跑一次”工作的深化和拓展,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政企合作更加紧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安宁,为安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