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宁实施 “换位跑一次” 措施以来,仅3个月就通过干部“换位跑”化解企业难题20多件,既破解了项目推进瓶颈,更让企业深切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干部代跑”,服务效能的提升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投资服务领域,国有建设用地登记系统完成技术升级,过去企业需多次提交材料、反复跑窗口的高频业务,如今实现“秒批”或“当日办结”,让“少跑腿”成常态;金融服务领域,“融信服” 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让融资供需实时互通,“小微闪电贷” 等产品更是实现贷款全流程 “零纸质材料、零跑腿”,原本需要企业逐个部门对接的融资事项,现在通过数据跑路就能快速办结。
干部“上门跑”替代“企业跑腿”,让服务更贴民心。执法人员主动上门为小吃店王老板办理户外招牌更换和商业化外摆活动备案,原本需要企业跑窗口、等审批的一至三个工作日流程,仅用半小时就办结,证件还送上门。金色江畔小区试点的“红色代办”平台,更是让企业商户、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事…… 这些“干部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场景,正是“换位跑一次” 的生动实践。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服务模式的系统性升级。为让“干部跑”精准对接 “企业需”,安宁从三方面发力:各部门“一把手”化身“企业办事员”,全流程体验项目申报到办结的操作,亲身感受企业过去“跑腿”的痛点堵点;聚焦企业反映的难办事项,通过“换位跑”实地调研,梳理出真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建立“问题清单 — 局长领办 — 整改销号” 闭环机制,推动审批服务从“企业能办”向“干部帮办、易办” 升级。
从“企业跑”到“干部跑”的转变,不仅大幅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了经营成本,更在政企之间架起了理解与信任的桥梁。随着 “换位跑一次” 的深化,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政企合作更紧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越来越多优质项目选择安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编稿:杨宗艳
供稿:陈媛(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美编:吴珂 审核:白海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