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彩云红韵·滇情振兴路”实践队在董佳慧老师带领下,到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八街街道摩所营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聚焦荷田经济发展,探寻该村从传统农业村向生态旅游标杆转型的“蝶变”密码。
困则谋变,寻访特色之路。摩所营村是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村,享有“荷花种植专业村”“农旅融合示范村”美誉。村党委副书记等三人带领实践队走进村庄,只见村落亮堂、青砖白瓦,环境舒适,荷香弥漫,全无传统村庄的脏乱差。村党委副书记指着荷花池自豪地说:“争取乡村振兴项目时,面临土地调规、规划设计等难题,我们虽不懂专业知识,但发展家乡的初心不变。”村庄环境的蜕变,源于治理方式的革新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这份坚持,让摩所营村积极求变,致力打造“生态宜居、产业融合、富民强村”的示范村,争当特色产业赋能乡村的实践者。
荷风送暖,激活产业动能。以荷花产业为媒、农旅融合为桥,摩所营村走出了独特的致富路。面对“守着好田吃不饱饭”的困境,摩所营村党委书记带领村民算清“三本账”:生态账(水源足、土壤肥,适宜荷花生长)、市场账(观赏与食用莲需求旺)、效益账(荷花全身是宝,可观赏、食用、加工),最终确定以荷花为核心的特色发展道路,为村庄指明新方向。摩所营村依托水系发达、土壤肥沃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荷花种植产业,形成集观赏、食用、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实践队详细了解了该产业的发展历程、规模布局及运营模式。“产业+文化+旅游”的运营模式在这里成效显著。独特的荷花节与彝族火把节相映成趣,长街宴和戏台活动充满烟火气。71.2亩荷塘中,红莲酸甜、绿莲爽甜,周末与节庆时吸引众多游客,让“荷花朵朵”变成“钞票多多”,走蹚出“一花带活全村”的增收路,一幅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荷香溢远,共绘富美新篇。摩所营村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2021年完成集生态、产业、文化于一体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村委会积极争取资金,新建湿地公园、农家小院、特色商业街、文化长廊等,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参观走访过程中,村党委副书记介绍道,除项目投入外,科学治理是村庄持续发展的关键。养老服务、民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因此在荷塘治理中,不仅有村干部兜底解难,村民也自觉维护环境,这正是摩所营村荷香远溢的重要原因。从民生保障到文旅体验,摩所营村以集体资产为笔,在协同发展蓝图上书写着生机。
摩所营村以荷花为钥,打开了特色产业振兴之门,其“农旅融合、共建共享”模式为乡村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在这里,同学们见证了村庄从“困局”到“新生”的蜕变,更读懂了乡村振兴中实干的力量与创新的价值,这份感悟将为他们未来的探索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