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安宁党建
草铺街道:让流动党员 “流” 而有序 “流” 而有为 | 安宁党建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08-11 10:05
编辑:安宁市人民政府    来源:魅力安宁

640

  “没想到离开家乡还能过上组织生活,街道和企业的同志不仅主动联系我,还送来了学习资料,感觉党组织一直在身边。”在云南杉杉公司务工的流动党员王师傅的感慨,道出了草铺街道25名流动党员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草铺街道党工委以“动态摸排、教育管理、赋能赋力”为抓手,用贴心服务拴住流动党员的心,用精准管理激活流动党员,让这些“红色细胞”在辖区高质量发展中持续释放能量。

  流动党员如同“流动的星火”,如何让他们“流”而有序?草铺街道织密“摸排网”,线上用微信公众号发出“归队邀请”,线下让党建指导员、安全监督员带着 “报到码”“联系卡”上门走访,春节里递上一封家书,企业迎新会上递上学习书籍,400余次主动联系,让“隐身”党员亮明身份。街道在 9 个村(社区)、9 个新兴领域设点,云南杉杉、云天化石化等企业里有了党员报到站,公安、人社部门共享的数据让排查更精准。如今,“一人一表、一组织一册、一街道一库”的数据库里,每一名流动党员的去向、联系方式都清清楚楚,就像为“流动的星火”安上了“导航系统”。

  “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是流动党员的期盼,更是街道党工委的承诺。针对企业多、务工人员多的特点,草铺街道与24家企业签下党员共管协议,村(社区)有联络员,企业有对接人,建立村(社区)报备、企业单位报到、常态化报告外出务工党员工作机制,让管理无死角。每月排查、每季汇总,党员个人档案实时更新,“六个清楚” 的动态台账里,基本情况、流动时间、工作情况、联系方式、常居住地、流动类型六项信息一目了然。支部书记的微党课送到生产车间,“流”心向党主题党日办进企业厂区,8 场迎新见面会拉近距离,15 次送学上门温暖人心,推动流动党员心有所归、学有所获。

  从“管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在草铺街道的各个角落生动上演。流动党员发挥见识广、信息灵的优势,百余条乡村振兴建议从线上联络群汇聚而来。聘任17名流动党员当上政策宣传员,提升流出党员责任感、归属感。“云南工人大思政课”“劳模工匠宣讲团进企业”等活动,让“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旋律回荡在各大车间回荡。在云南友日久公司、鑫科新材料的党员先锋岗,流动党员带领班组攻克技术难题。这些“流动的星火”,有的成了企业生产的骨干,有的成了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在政策宣讲、项目建设的一线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如今的草铺街道,流动党员不再是 “断线的风筝”。从精准摸排到精细管理,党组织的温暖如春风化雨,让每一名流动党员都能找到归属感、增强责任感、激发使命感。

  全媒记者:刘林清 陈书雅  (文/海报)  美编:马方洁   审核:杨朝文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