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安宁“三新”技术示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6 13:20
编辑:安宁市人民政府    来源:魅力安宁

  近年来,安宁市以科技赋能为抓手,积极争取玉米、食用玫瑰等作物的化肥控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项目,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构建起“科技小院+示范基地”的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三新”技术落地 玉米种植焕发新生机

  在县街街道双福村的玉米地里,无人机正在实施叶面肥飞防作业。这是安宁市2025年玉米化肥控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现场。该项目总投资17万元,在县街、禄裱、温泉三个街道的1000亩玉米地上开展示范。

  “以前种玉米全凭经验施肥,现在有了新技术,不仅省肥还增产。”种植大户张大哥说。项目采用玉米专用长效缓释肥作为底肥,配合无人机喷洒超微颗粒剂磷酸二氢钾,实现了精准施肥。希望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玉米产量达到500公斤以上,相同产量下化肥施用量明显减少。

  为确保技术落地,安宁市成立了由农业农村局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同时,在核心示范区设置同田对照试验,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服农户接受新技术。

  科技小院赋能 玫瑰产业提质增效

  八街街道的食用玫瑰种植基地里,花农们正在使用施肥枪进行精准施肥。这里是中国农业大学安宁食用玫瑰科技小院的示范基地,也是“三新”技术集成示范的重要载体。

  “科技小院的专家手把手教我们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现在每亩能增收200多公斤鲜花。”花农李大姐高兴地说。项目针对3000亩食用玫瑰核心示范区,推广有机无机掺混配方肥,配合滴灌系统和施肥枪,实现了精准调控。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区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化肥施用量明显减少,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同时为安宁市提炼出易操作、可推广的食用玫瑰科学施肥技术。

  项目还建立了严格的技术规范:统一滇红玫瑰品种,规范种植密度(每亩1300-1700塘),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和修剪方案。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使八街食用玫瑰的品质和产量得到双提升。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安宁通过“三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减肥增效的目标,更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产业、产业带动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媒记者:潘明丽(文)  美编:魏圆 审核:白海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