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王家庄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5-08-28 14:41 浏览次数:0
字号:[ ]

近年来,安宁市县街街道王家庄村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发展食用菌产业,有效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实现增收。

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党员责任机制王家庄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主导产业发展,依托村集体企业安宁锦泽农业有限公司,构建了“党组织+集体公司+党员+农户”的运营模式,全面负责16亩食用菌基地的建设与运营。面对发展初期在技术、市场、人力等方面遇到的诸多难题,村党委迅速成立党员攻坚小组,班子成员直接担任技术组、采摘组、销售组等组长,积极对接高校专家和行业龙头到场规划指导,并组织20余名党员干部包保负责20个大棚的改造升级和设备调试等关键环节,实行“日记录、月总结”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瓶颈,号召村内先进党员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确保党组织的先进性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流程和全链条。

深化产研融合,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为提升产业效益和竞争力,王家庄村“两委”积极推动产研深度融合。一方面,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对基地进行规划评估,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路线图;另一方面,委派骨干力量前往相关企业实地学习,带头先行先试,掌握核心种植技术,精准对接销售市场,摸清需求规律,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在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王家庄村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王家庄村食用菌生产线制作流程和管护方法》,将原料发酵、菌包装包灭菌、孵育接种、温湿度调控等23项关键生产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显著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操作风险。通过与高校、企业建立定期产研交流机制,标准化生产体系成效显著。此外,基地还通过销售菌包并提供技术指导、发展规划和客户资源,成功带动了青龙社区、县街村等周边村(社区)实现食用菌产业抱团发展。

创新联农机制,拓宽多元增收渠道王家庄村食用菌产业基地致力于编织一张惠及乡邻的“共富网”。一方面,通过流转整合16亩农地,为出租土地的农户提供了稳定的租金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建立灵活高效的用工机制,精准适配村民不同的时间和技能需求。截至目前,已提供3个需要掌握全流程技术的长期稳定岗位,以及超过20个按需招募的临时性生产岗位,农户参与劳动的日均收入可达120元/人/次,有效解决了村民兼顾家事与增收的难题。随着分拣车间的建立和冷链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联农带农的岗位将进一步扩容在生产端,新建的菌包生产线将催生菌包装包、生产等技术岗位;在采收端,日常采摘需求将催生对专业采摘团队的需求;在流通端,则需要设置负责市场装卸的司机岗位,随着村集体产业的不断壮大,将更有力地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

目前,王家庄村食用菌产业已步入平稳发展阶段,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当前的食用菌菌包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出菇率达到95%以上,基地鲜菇日产量稳定在250公斤以上,菌包周产能达到4000余个,月均销售收入达到3万元,生产力和效益较初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