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筑牢社会稳定
“安全墙”
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扎实筑牢社会稳定防线,连然司法所以“排查不停歇、问题不忽视、矛盾不上交、化解不缺位”的目标,全链条闭环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一、强化源头预防与动态排查,筑牢风险防控根基
强化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基层治理中,党政主导是关键。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依托政法单位、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实现矛盾纠纷动态清零。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时限,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连然司法所坚持“预防先行”原则,构建常态化排查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联合平安法治办、派出所等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流转等易发领域。依托街道平安法治办、村社区,整合多部门力量形成排查化解体系,实现问题线索早发现、早处置;司法所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每月到15个村社区实地排查1次,深入群众,进入微信群实时掌握纠纷动态,了解矛盾根源,结合实地走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针对重大节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和重点场所,结合安全生产排查、项目建设推进、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通过拉网式、兜底式、全覆盖的排查方式,截至2025年5月30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00余次,同时要求各社区(村)调委会按时上报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全面收集各类苗头性、趋向性信息,排查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化解记录,截至2025年5月30日,共化解矛盾纠纷360余件,并建立规范化调解卷宗,做到边排查,边化解、边总结,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二、深化法治宣传引导,培育依法维权意识
法治宣传是矛盾预防的治本之策。连然司法所结合“法律六进”等活动,通过“理论+案例+普法”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连然司法所开展6场法治宣讲,覆盖800余人次,引导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有效减少因法律盲区引发的纠纷。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下通过法律咨询、案例展示增强群众认同感。
三、构建多元协同化解机制,提升纠纷处置效能
针对复杂疑难矛盾,连然司法所需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共治。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院+律师等专业力量),形成“信息联享、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闭环。司法所联合派出所、社区、律师成功调解物业纠纷,既运用法律手段明确责任,又通过社区调解促进邻里和谐。此外,采用“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调解技巧,既能缓解当事人对立情绪,又能精准把握矛盾焦点。
四、夯实基层调解能力,规范工作流程
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关键。司法所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案例研讨、以案释法提升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实战能力。连然司法所针对调解方法单一、经验不足等问题,定期组织15个村社区调解员开展规范化培训,显著提高调解成功率。同时,强化调解卷宗规范化管理,指导调解员正确填写文书并运用“云智调”等信息化平台,提升工作质效。
五、完善跟踪回访制度,巩固调解成果
为防止矛盾反弹,司法所按照“一案一回访”制度,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跟踪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和当事人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当事人的诉求和困难。对回访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第一时间介入处理,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切实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连然司法所推进矛盾纠纷化解需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法治保障”的工作思路,通过源头治理、多元共治、能力提升、宣传引导和长效回访的系统性举措,将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这既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下一步,司法所将继续深化机制创新,强化科技赋能,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