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安宁撤县设市三十周年,三十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也是一幅日新月异的发展画卷,更是禄脿街道与安宁共同成长的三十周年。回首往昔,安宁市禄脿街道在岁月的长河中奋勇前行,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处变化都令人感慨万千。今天让我们走进安宁市禄脿街道北冲村委会,探寻这三十年的“蝶变”。
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
安宁撤县设市,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为禄脿街道北冲村委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不仅意味着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涌入,更重要的是为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单一的传统农业,转向了农业现代化、产业多元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升级:构建“特色种植+规模养殖”新格局。依托政策扶持,北冲村委会的烤烟、工业辣椒、秋萝卜、蜜枣等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北冲、走出了禄脿、走出了安宁。这背后是农业生产方式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劳作,向机械化、智能化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改变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
集体经济产业化:通过实施红坡村小组规范化养殖场建设项目,村集体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厂房出租+引入专业团队”的模式,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收入,更重要的是“集体带头、村民参与”,成功培育了本土的养殖人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无论是特色种植,还是规模养殖,最终的落脚点都指向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禄脿街道北冲村委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地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不仅让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基础建设 完善设施
三十年前,禄脿街道北冲村委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狭窄拥堵,房屋破旧不堪。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道路泥泞。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村民的生活十分不便。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历经三十年发展,如今,禄脿街道北冲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
人居环境显著提升:2020年北冲村委会148户房屋全部改造升级,过去低矮的土木房、砖瓦房逐渐被规划整齐的砖混房、小洋楼取代,房屋采光、通风、保暖性能显著提升,多数家庭配备独立厨卫,实现“拎包入住”的现代化居住体验;家家户户门口摆放垃圾桶,专人定期清运,集中处理;厕所进行了无害化改造,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告别了“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的旧面貌,走向了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公共空间更加宜居:村内泥泞土路变成硬化水泥路,主干道加装路灯;废弃空地改造成小广场、口袋公园,同时增设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水、电、路、气、讯等设施一应俱全。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筲箕豆腐 承载内涵
安宁撤县设市的30年,是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30年,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4年3月,禄脿街道积极组织北冲筲箕豆腐进行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2024年5月11日,禄脿豆腐制作技艺被安宁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安宁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冲筲箕豆腐”从家家户户的灶台上,走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完成了从“舌尖美味”到“文化符号”的华丽转身。当城市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疾驰时,“筲箕豆腐”这样的非遗项目,为城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情味。它让“安宁”这个名字,不仅意味着发展与繁荣,更代表着匠心与传承。而“筲箕豆腐”也将作为安宁的“城市名片”,向更多人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温暖故事和深厚底蕴。
砥砺奋进 续写篇章
如今的禄脿街道北冲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的改变,都深深镌刻着时代的印记。安宁撤县设市的三十年,是禄脿街道砥砺奋进、跨越发展的三十年。在这波澜壮阔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禄脿人民,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家乡旧貌换新颜。北冲村的蝶变,正是禄脿街道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安宁市三十年辉煌成就的精彩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