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安宁动态
激活“绿色银行” 铺就生态富民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20 13:50
编辑:安宁市八街街道办事处    来源:安宁市人民政府

  在群山环抱的相连村,一万余亩林地绵延起伏,其中950余亩村集体林地如同“绿色银行”,孕育着松茸、见手青、牛肝菌、干巴菌等各类珍稀野生菌资源。自2023年以来,相连村立足丰富的山林资源,积极推行“包山捡菌”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激活林下经济活力,成功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与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增收致富的“三方共赢”。

  锚定生态优先,构建“护林+增收”双驱格局。相连村始终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发展的前置条件,摒弃“重采轻护”的传统思维。过去,零散的捡菌模式导致村民“抢菌子、毁菌窝”现象频发,未成熟的野生菌被过早采摘,不仅影响产量品质,更对森林生态造成隐性破坏。推行“包山捡菌”后,明确承包户兼具采收者与守护者身份,推动其主动护林,像呵护“自家菜园”一样守护山林,实现了“要我护林”到“我要护林”的转变。这种正向循环,既让山林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同时也提升了野生菌产量。2025年,相连村民通过“包山捡菌”共获收益20余万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山林里增收”。

  规范承包流程,筑牢“公开+公正”制度保障。“包山捡菌”模式的顺利推行,关键在于建立了一套规范透明、程序严谨的承包运作体系,通过制度保障集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村民的合法权益。构建“科学规划—民主决策—公开竞价—备案监管”的闭环体系。村集体先结合林地地形、野生菌分布密度等实际情况,精准划定发包区域与面积,拟定承包年限、底价及收益分配方案,确保规划符合资源实际与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通过公开竞价方式确定承包方,全过程受监督且备案留存,杜绝了资源分配中的“暗箱操作”。2025年,相连村通过规范发包获租金107470元,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后续产业发展蓄力。

  强化监督管理,夯实“长效+可持续”发展根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监管约束。相连村通过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包山捡菌”在生态保护的框架内规范运行,防止出现“重承包、轻管护”的问题。在工作方案中专门制定承包区域管理细则,明确承包户需承担生态保护与规范采收两大责任,严禁乱砍滥伐,杜绝过早采摘,全面履行护林防火职责。每年12月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各承包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对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作出相应处罚,形成“制度明责、检查督责、处罚问责”的监管体系。

  未来,相连村将不断整合资源,深化产业融合,依托山林生态景观,打造“捡菌体验+森林研学”的乡村旅游线路,把林地变成“可观光、可体验、可消费”的生态经济综合体,进一步拓宽野生菌从“林间”到“餐桌”的销售路径,同时借助游客的口碑传播与社交媒体分享,持续放大相连野生菌的品牌影响力,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多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