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安宁党建
太平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的“三大法宝”
发布时间:2025-10-20 14:34
编辑: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    来源:安宁市人民政府

  矛盾纠纷调解是衡量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太平社区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为回迁安置社区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预防为先:构建矛盾纠纷“防火墙”。太平社区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工作理念,建立起全方位的矛盾纠纷预防体系。首先,太平社区将辖区划分为多个网格,并建立线上交流群,线上交流群包含多个网格负责人在内,他们在线上交流群反馈情况,以便社区能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这套机制使社区能够提前预判纠纷风险,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其次,社区注重法治宣传教育,通过设立“法律明白人”和举办普法讲座等方式,提升居民法律素养。2024年,社区共开展普法活动16次,参与居民达800人次,居民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调解为重:打造多元化解“金钥匙”。太平社区构建了多层次、专业化的调解工作体系。第一,建立“三级调解”机制。简单纠纷由网格员现场调解;一般纠纷由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复杂纠纷引入专业力量联合调解。这种分级处理模式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调解质量。第二,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社区邀请聘请的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和社区民警等组成专家顾问团,培养社区调解员5人。同时,发动社区老党员和老干部等“五老”人员参与调解,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

  巩固为要:建立长效治理“稳压器”。太平社区注重做好调解“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纠纷反弹。首先,实行调解回访制度,对已调解的纠纷定期跟踪回访,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巩固调解成果。2024年,调解协议履行率达到99.2%。其次,建立典型案例库,将成功调解的案例整理成册,作为培训教材和调解参考。目前已收集整理典型案例56个,涵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家庭纠纷等多个领域,为调解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再次,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纳入社区干部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调解员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调解员大胆开展工作,营造敢于调解、善于调解的良好氛围。最后,推动调解与法律服务相结合,与律师事务所合作设立社区法律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配套服务,形成调解与法律服务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