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十年前帮父母办社保年审,还得专门请假陪他们去政务大厅排队;现在我在手机上点几下,几分钟就完成了,太方便了!”谈及政务服务的变化,安宁市民的话语中充满认可。
在撤县设市的三十年历程中,安宁始终锚定“便民利企”目标,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让政务服务从“线下奔波”走向“网上便捷”,从“多头受理”升级为“一窗通办”,“安心办”品牌越擦越亮。每一次政务服务的升级,都紧扣群众与企业需求,用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便利,书写出一张充满温度的政务服务答卷。
从“便民中心”到“政务局”:机构迭代背后的服务初心
回溯政务服务发展脉络,2001年1月18日是一个关键节点。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经安宁市委、市政府研究决策,安宁市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正式组建成立。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往部门分散办公的格局,开启了政务服务 “集中化、一站式” 的新篇章。
此后,随着时代发展与群众需求的变化,机构历经多次优化调整,于2019 年3月正式更名为安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从 “便民服务中心”到“政务服务管理局”,名称的变更不仅是机构职能的拓展,更标志着安宁市政务服务工作从“单一办事窗口”向“综合管理服务”的全面转型 —— 不再局限于日常事项办理,更承担起统筹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等重要职责。
自成立以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始终坚守 “便捷、高效、规范、透明、廉洁” 的服务宗旨,严格按照 “两集中、两到位” 要求,创新推出 “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规范化管理”“阳光下作业” 等服务模式。这些模式的落地实施,让过去企业和群众 “多头跑、反复跑” 的困境成为历史。如今,在安宁市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和群众即可实现 “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政务服务的便捷度与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数据见证蝶变: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经过24年的深耕细作,一组组跨越增长的数据,直观展现了安宁市政务服务的 “蝶变之路”。
在服务规模上,进驻中心受理的行政审批和涉民行政服务事项,从最初的288项增至1371项,增长超5倍;每日办件量从300多件跃升至2000余件。服务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有效应对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办事需求激增。在服务效率与满意度上,安宁市1371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面进驻云南政务服务网(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 “一个平台受理” 全覆盖;群众满意率更是达到 99.99%,成为政务服务质量的“硬核证明”。
在服务覆盖广度上,安宁实现了“三个 100%”的全面覆盖:政务服务事项实体大厅进驻比例100%,确保线下办事“应进尽进”;9个街道、103个村(社区)综合窗口覆盖率100%,将政务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后一米”;市、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全面汇聚全省政务服务平台,且线下渠道受理比例100%,构建起“市 — 街道 — 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市区同质的优质服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精准解决了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14个“秒批秒办”事项,让审批从“几天办”变为“立等可取”。
68 个“无证明办事”事项,通过数据共享免去群众“证明难、开证明烦”的困扰。
12个“全市跨街道联办”事项,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异地办事无差别”。
“延时服务”“24 小时自助服务”,满足了上班族“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需求。
不动产 + 水电气信联动过户“1+4”服务新模式、“医社融合”大综窗改革,让“高效办成一件事”从理念变为现实。
“办不成事窗口” 的设立、“首席政务服务官” 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和群众打通了办事 “堵点”。
“四证齐发” 更是大幅缩短项目落地时间,为安宁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从“全省率先”到“全国百强”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在推动政务服务升级的同时,安宁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以改革创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让安宁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 “沃土”。
2021年,安宁在全省率先建立“营商环境客服中心”,同步实施“民意访评”工作机制,并开通 66054321 营商环境客服专线。这条专线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免费咨询、办事预约、投诉监督、满意度评价服务,让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回应”。据统计,专线开通以来,累计转接电话116332个,服务便捷度显著提升;问题解决率达100%,成为营商环境 “民意直通车”。
凭借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安宁收获了亮眼的 “成绩单”—— 连续多年成为云南省唯一进入赛迪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区名单的县(市)区。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安宁市对 “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理念的坚守,也是其打造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十四五”再启新程:以改革创新绘就政务服务新蓝图
进入“十四五”时期,安宁政务服务工作并未停下改革的脚步,而是围绕 “高效、优质、便捷” 目标,持续推出新举措,绘就政务服务新蓝图。
在“高效办成一件事” 改革中,安宁依托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不仅认领、完善并发布2024年省级 36个、市级110 个 “一件事”主题事项,还在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置 “高效办成一件事” 服务专区与专窗,让企业和群众办事 “找对窗、少跑腿”。同时,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与群众需求,梳理出10个具有安宁特色的“一件事” 重点事项,叠加关联度高的增值服务,创新推出 10 个“一类事”一站式主题服务事项。通过统一表单、统一办事指南模板、统一工作流程指引,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确保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见效。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安宁严格落实《安宁市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2022-2024)攻坚行动方案》,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大核心领域,推出“阶梯式”改革举措:2022年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夯实营商环境基础;2023年构建“1+10+50”工作体系,细化责任分工;2024年聚焦 “四大行动”“四大环境” 持续优化,精准破解企业发展痛点。这一系列 “升级密码”,为安宁市打造工业经济特色示范区新高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安宁创新打造“1+2+3 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新格局:以1个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为基础,实现交易“零跑腿、零接触”;依托2 个全方位监管办法,规范交易流程与市场行为;辅以3项全过程保障措施(信用评价、动态监管、投诉快处),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正、公开。这一格局的构建,进一步深化了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市场环境。
三十载栉风沐雨,三十载砥砺前行。从“分散办理”到“集成服务”,从 “传统办事”到“智慧政务”,每一次变革,安宁都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群众期盼。站在撤县设市三十周年的新起点,安宁将持续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靶心”,不断升级政务服务质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全媒记者:杨宗艳 美编:魏圆 审核:白海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