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安宁公安十条便民措施擦亮营商环境底色
发布时间:2025-11-20 11:47
编辑:安宁市人民政府    来源:云南网

  今年4月9日,安宁市城市文化中心举行了一场警企座谈会。会上,公安相关负责人开场便鼓励企业代表“开诚布公提意见”,27位企业代表随即踊跃发言,提出一系列问题。公安方面现场回应,承诺“明日调研”“上门服务”“定制普法”等举措,并当场安排解决。这场直接、务实的对话,成为安宁公安推出“优商护企十件实事”的起点,标志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警务服务改革正式启动。

  半年过去了 “十项便民利民措施”已从纸面走进现实 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服务落地见效 惠企便民显实效

  取消旅店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年审后,全市350余家旅馆累计节省办证成本超20万元,经营者不再为材料奔波;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综合窗口寒暑假开设19时—22时“夜间专场”,两场活动服务学生329 人次,办理身份证、出入境证件240余份,家长点赞:“孩子复习不耽误,办事也不用请假。”针对高龄、行动不便群体,民警上门办证70余次,足迹遍及9个乡镇,为77名老人、病患在家门口完成身份信息采集,群众称这是“最暖的警务服务”。

  “流动警务队”深入云南石化、易能集团等重点企业园区,集中为务工人员办理居住证、身份证310余人次,减少员工因请假办证影响生产的情况,企业负责人连连道谢:“公安把窗口搬到了车间门口,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更令人欣喜的是智慧服务的提速。出入境证件补换发实现手机端全程网办,2025年以来已办结248件,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请与领取;电子居民身份证推广应用稳步推进,全市12个派出所户政窗口均已配备扫码设备,待系统对接完成后,群众凭一部手机即可办理户籍业务;“一窗通办”改革深化,6个综合窗口通办交警、户政、出入境三大类121项业务,群众从“找部门”变为“找窗口”,平均办事时间缩短40%,窗口满意率达99%。

  一支队伍上门,难题一次解决

  ——“公安服务团”打通助企最后一米

  在企业最关心的法治保障方面,“一对一公安服务团”(以下简称公安服务团)主动对接13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安全指导、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78次,现场解答企业咨询100余条。

  安宁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李伟介绍,这支由局领导牵头、涵盖刑侦、经侦、治安、法制等6个警种的专班队伍,不再是“临时组队”,而是常态化运行,“以前遇到问题要协调多个部门,现在一支队伍上门,难题一次解决。”

  驻企警务室也成了企业的“定心丸”。目前全市建成32个驻企警务室、120个警企联络站,“警企议事厅”运用“早解、快解、共解”的“三解”工作法,成功化解劳资纠纷、物流冲突等涉企矛盾38起。某企业因薪资发放延迟引发员工聚集,警务室民警第一时间介入,联合人社部门现场协调,当天化解风险,避免事态升级。

  服务不止于“救火”,更在于“防火”。一家铜业企业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酸属易制毒化学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长,常导致库存积压、被迫停产。公安服务团走访发现后,立即联合市公安局和安宁市级行政审批部门开通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审批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流转。“现在再也不用等批文停机了,库容周转快了,产能也稳了。”企业负责人松了口气。

  吾悦广场超市曾因盗窃频发影响经营,公安服务团进驻后设立临时警务亭,组织巡逻队每日巡防,并指导企业完善监控布局和管理制度,如今偷盗问题杜绝。“没想到公安不仅破案,还能帮我们堵漏洞、提管理,真干事!”商场负责人感慨。

  排队少了,满意度高了

  ——主动警务让群众企业办事更顺畅

  变化不止于窗口,更延伸到街头巷尾。车管所推行新车上牌免查验、“家门口”车管服务后,群众就近就能完成注册登记。“以前要跑城区来回半天,现在镇上十分钟搞定。”在草铺镇办理完摩托车挂牌的李先生笑着说。交警大队推出的货运车辆入城电子通行证,让物流企业通行更顺畅。

  交通指挥中队中队长伍穿云介绍,车主通过“安宁公安”微信公众号提交完整材料,1-2小时即可通过审核生成电子凭证,较以往需现场提交、等待2-3天再来取证的流程大幅提速。截至目前,已为 14000辆次货车办理通行证。

  对长期用车的企业,交管部门还提供预约集中办理服务。珍茗水业和滇中饮水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送水车频繁进出市区,以前办证费时费力,现在批量办理、集中审批,效率高多了,真心感谢!”

  车管所业务负责人介绍,“家门口的车管所”服务模式推出后,依托派出所和社会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实现群众就近办、便捷办。今年以来累计办理车驾管业务13000余起,其中为700余辆免查验机动车提供“一站式”上牌服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压缩至15分钟。

  在华楚汽配城,群众购车后通过手机即可完成登记上牌,将原本需耗时半天的流程简化为几分钟操作,真正实现“买车即上牌、出店即上路”。市民薛女士表示:“安宁公安十条措施把好事办实,把服务做优,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群众办事体验显著提升,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增强。

  “4月9日座谈会上企业提出的13个问题,目前已解决9个,其余4个涉及道路修缮等需多部门协同事项,正在积极推进。”李伟语气坚定,“既已承诺,就必须兑现。”

  以人民为中心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如今在安宁,公安不再是冷冰冰的执法者,而是贴心靠前的“警务店小二”。他们脱下警服走进车间普法,拿起扫码枪上门办证,扛着设备为企业做安防演练……这些身影,正一点点重塑人们对公安机关的认知。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八个字已被刻进安宁公安的服务基因里。它落在一次次上门服务中,藏在一通通回访电话里,写在一条条即接即办的回应上。当法治的温度与警务的速度同频共振,营商环境的底色也因此更加鲜亮。

  在这片热土上,警徽不只是正义的象征,更是发展的守护者。安宁公安正用一次次上门服务、一趟趟奔走协调、一件件实事落地,把护航发展写在企业门口、写在群众心坎上。

  来源:云南网 美编:陈书雅 审核:白海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