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用助学金买了教辅材料和学习用品。”“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了这笔助学金他们压力就会小一点。”小雷(化名)腼腆地说。
今年16岁的小雷,2025年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自三年前父母离异后,小雷跟随重病的母亲和爷爷奶奶生活,全家人靠爷爷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生活困难。从前阳光开朗的小雷也变得整日心事重重、沉默寡言。
2024年以来,安宁市妇联积极探索特殊困难儿童群体帮扶新路径,打造“未爱护航 益童行动”项目,动员社会爱心力量按照600元每月的标准对困难学生进行长期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直至其成年。小雷被列入资助对象,学习经费有了保障。
细处着手,让关爱帮扶更精准
安宁市妇联为做好困难儿童关心关爱工作,组织市、街道、村(社区)三级妇联开展调研摸排,在推进特殊困难儿童群体关爱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家里面经济压力很大,导致孩子不能专心学习。因为家庭原因,这部分孩子多是跟着年迈的祖辈生活。老人们仅仅能够保障家庭日常生活,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帮助却显得力不从心。
安宁市妇联聚焦困难儿童就学困境,探索出“定向资助+心理关怀+成长陪伴”困境儿童帮扶新路径,着手打造“未爱护航 益童行动”项目品牌。该项目是一项凝聚爱心与希望的公益温暖行动,让我市困难儿童关爱帮扶工作从“短期帮忙”变成“持续关爱”,为他们铺就一条“有温度”的求学之路。
温情守护,让关爱帮扶更全面
如果说精准识别需求是温暖的起点,那么量身定制的帮扶则让暖意持续流淌。“妈妈用助学金帮我交了学校的‘小饭桌’的费用。”2025年第二批受助的孩子小月(化名)说道,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5名,开学的时候,她还用助学金添置了新的钢笔和作业本。
小月妈妈说:“孩子的爸爸得了重病,每月医药支出很多,家里就靠我一人打工支撑,家庭生活和小月的教育支出压力都很大,现在有了助学金,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以及市妇联对我们的关心帮扶。”
“也许是家庭的艰辛和不易,小月比别的孩子懂事早,学习上格外刻苦用功,从不让父母担心,从不向父母提物质上的要求,经常主动承担家庭重担,帮着照顾重病的爸爸。她是个勤奋踏实的好学生,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学习。”小月的老师表示。
汇聚合力,让关爱帮扶有实效
安宁市妇联以“慈善帮扶+爱心结对”双轨模式,构建起妇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困难儿童关爱帮扶工作机制,制定《安宁市“未爱护航 益童行动”捐资助学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安宁市“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施方案》,实地对全市困难儿童开展情况摸底,建立市、街道、村(社区)三级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台账,并动态更新。街道妇联定期推荐困难儿童申请助学金,市妇联定期跟踪回访受资助和帮扶的困难儿童家庭情况。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助学金15.84万元,惠及22名学生,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155场,3158人受益。
据了解,参与“未爱护航 益童行动”项目的爱心企业,多年来不遗余力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一位爱心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锤炼过硬本领,同时常怀感恩之心,用所学回馈社会、反哺家乡。他呼吁更多爱心力量共同携手关注困难儿童发展,助力他们奔赴更广阔的天地,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未爱护航 益童行动”项目不仅拓宽了爱心资源的汇聚渠道,也进一步提升了安宁市妇联关爱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下一步,安宁市妇联将继续发挥“联”字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帮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帮扶渠道,持续关注和帮助困难儿童,推动儿童关爱服务提质增效,为更多妇女儿童送去温暖与支持,积极营造关心教育、爱护下一代的社会氛围。
供稿:市妇联 美编:魏圆 审核:白海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