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落实情况公示表
反馈(投诉)问题 |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部分环境问题未整改到位的问题 |
整改目标 | 针对反馈问题进行整改。 |
整改措施 | (一)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改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按要求完善相关台账,对账销号,每月按时报送整改进展情况。(二)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垃圾清运设施并加强设施运营管理。(三)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严禁施用化肥、农药,对一级保护区内的农业种植逐步退出,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四)举一反三,加强对饮用水水资源利用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管理机制,完善巡查检查制度,强化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五)规范设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道路各类标识标牌,强化保护区道路和运输的监管。 |
整改主要工作成效 | (一)针对安宁市八街街道至晋宁双河乡一条乡道部分路段穿越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问题,已在水源地保护区内设置危险化学品禁入水源保护区标志,并设立检查点2个,专人把守,上述工作于2018年5月20日落实;针对一级保护区存在鱼塘一个问题,已于2018年6月10日完成了鱼塘拆除工作;针对二级保护区内存在养牛场一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启动养牛场拆除工作,已于2018年9月20日将养殖场内肉牛搬离车木河水库二级保护区范围。 (二)深入推进实施“组保洁、村收集、街道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四级管理模式,将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工作纳入市级对各街道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八街街道每月对涉及村庄检查4次,在检查中保洁人员在岗开展村庄及辖区道路保洁工作,对车木河水库周边巡查时发现的垃圾由辖区范围内的村委会村小组负责将垃圾清运至固定的垃圾房,平均月清理2.81吨,实现水源地周边村庄垃圾收集清运率100%。由荣兴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进行日产垃圾的收集运送。按要求将垃圾房周边清理干净,保证垃圾房及周边无满溢、乱堆乱放现象。 (三)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北岸截污工程。一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安宁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组织开展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应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进行排查, 2016年5月完成了安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经过审批、招标,于2017年11月启动建设,该项目主要实施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程、粪便处置工程。目前,正在对车木河周边温水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此次建设任务包括公厕3座、新建沟渠397米、新建溢流沟渠17米、修缮沟渠1076米。 二是实施车木河水库北岸截污工程。该工程于2015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2016年5月25日完工退场。新建4438m的截污沟渠,沿车木河水库北岸布置,控制径流面积2.42km2。将鸣凤村、平地村、香云村、鲁资村4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及控制径流面积2.42km2内的雨水全部引入车木河水库下游新建的董家营坝塘。入库前建沉砂池、隔油池、厌氧池进行初步净化处理后,用于下游农田灌溉。 (四)开展了全市蔬菜、花卉种植大棚摸底调查和统计工作,下步将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对重点区域农业大棚实施渐进式拆除和退出。由于受资金预算和安排制约,2018年未能在车木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五)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出台《安宁市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明确车木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一切养殖活动,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规模养殖场。2018年,水源地保护区内未新增养殖场。 (六)车木河水库一级保护区周长约 16 ㎞,2009 年完成车木河水库管理界桩预制埋设工程,地点从香云庄至车木河老村,围护管理长度 7095m;2013 年完成从小营石场至温水湿地的第二次围网工程 3840m;2014 年车木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围网工程 1368.5㎡ (855.3 米);2016 年车木河水库北岸截污工程实施围网 4424㎡(2765 米)。目前实际封闭管理公里数为 11 公里。车木河水库一级保护区未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主要因素为水库周边村组较多,实施全封闭式管理的难度较大。 (七)根据《安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宁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安宁市进行实地查看,确定整改具体措施,至 2018 年 5 月 20 日,整改工作顺利完成。在车木河水库一级保护区乡道道路入口两端处分别设置危险化学品禁入水源地保护区标志牌 1 块。 |
责任单位、责任人及联系人 |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安宁分局陶春阳
|
公示说明 | 现将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公示,如有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安宁分局。联系人员及电话:田燕萍,68684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