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6-04 10:44 浏览次数:88
字号:[ ]

各街道、管委会,市安全生产委员会、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即将全面开展,做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重大。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七一”“中高考”“端午”和汛期等重点时段的灾害事故防范应对工作,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严格压实安全防范责任。

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任务和重大发展任务来抓。要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三个必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层层压紧压实安全防范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中高考、端午节和汛期等重点时段安全稳定。各地、各行业监管部门要分辖区、分行业领域进行督查检查,确保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监测预警,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要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牛鼻子”,全面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改行动,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督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范化解。市水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应急局等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批示和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密切监视旱情、汛情发展,严防旱涝急转、旱涝并发。市应急局等部门要高度警觉地震灾害,加强震情形势研判会商,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市自然资源局要加强地质灾害动态巡查、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联动应急部门强化应急准备。市林草局要严格压实涉林经营单位法人和“五个关键人”(街道主要领导、村(社区)主要领导、村民小组长、户长、林权所有者)基层防控责任,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坚持“打早、打小、打了”。

三、突出重点行业,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和超常规的举措,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力度。

非煤矿山方面,市应急局、自然资源规划局要结合汛情安全实际,重点检查采空区、尾矿库工程治理等情况,严厉打击超许可范围生产、非法盗采等非法违法行为。

危险化学品和燃气方面,市应急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发改局、供销社等部门要突出强化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城镇燃气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全面排查和管控风险隐患。

道路交通方面,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要紧盯“两客一危”、旅游包车和网约车企业和车辆,客运船舶、车站码头等,加大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和预警管控力度,严打非法违法,确保群众和游客安全出行。

消防安全方面,市消防救援大队要会同住房城乡建设、民政、民族宗教、发改、教育体育、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推进“城中村”、出租房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消防车通道治理等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医院、养老院、福利院、“三合一”“多合一”场所、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古城古镇和文物古建筑、民族宗教活动、大型综合体、集贸批发市场等场所火灾隐患,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建设施工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要对房建、公路、水利、地下工程等在建项目进行全方位检查,不留盲区和死角,确保施工安全。

油气输送管线方面,市发改局牵头,对油气输送管道和相关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特种设备方面,市市场监管局要重点整治压力管道和容器、大型游乐设施、索道、电梯等安全隐患,严厉打击无证操作、违规使用、违章作业和非法违规充装等违法违规行为。

旅游安全方面,市文化和旅游局、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管局要全面排查景区景点和公园的设施设备、游乐场所等隐患,实行最大承载量管理,对存在风险隐患或未开发的景区、区域坚决封闭,严防景区、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校园安全方面,市教育体育局要牵头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制度落实、校车、校内生活设施场所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校园安全。

城市管理方面,市公安局、城市管理局、文化和旅游、教育体育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大型活动、赛事、渣土消纳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管理和风险化解,确保安全可控。

其他行业领域要结合实际,深入排查整治本行业领域事故隐患,严打非法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四、强化应急管理,做好事故灾害应对准备。

要按照防大灾、备大灾、救大灾的要求,在前期应急准备工作基础上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要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杜绝出现迟报、谎报、瞒报、错报和信息倒流。市应急局、自然资源规划局、水务局、林草局、气象局等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建立顺畅高效的灾情管理、灾情会商、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安全生产等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要保持战备转态,加强实战演练,并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前置力量,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迅速响应、有力处置。要检查充实应急、救灾物资、装备储备,加强舆情监测监控,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安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安宁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