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民政局“六大举措”确保民政服务机构清明节文明祭扫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安全
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现高发态势,昆明市辖区相继发生本土疫情,疫情防控压力大、形势严峻复杂。临近2022年清明节之际,为统筹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清明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安宁市民政局采取“六大举措”,确保民政机构疫情防控和清明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保障好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安全。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位统筹安排。将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当地疫情防控统筹安排体系,将清明节期间安全保障工作与森林防火同步安排。自3月11日以来,安宁市已连续召开民政服务机构清明节文明祭扫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部署会议5次。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安宁市成立民政服务机构清明节文明祭扫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检查督导组,分管副市长带队检查2次,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带队检查11次,检查督查覆盖所有民政服务机构,确保各养老机构落实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措施,各街道、各殡葬服务机构落实最严格的疫情管控和安全保障措施。
三是全面摸排行程轨迹,核酸检测百分百。在民政领域开展服务对象、工作人员行程轨迹摸排工作,摸排14天以来是否有到过疫区的人员,及时进行自检自查。第一时间向当地指挥部报告民政服务机构全员核酸检测要求,对未及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民政服务机构所有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共检测1602人,做到核酸检测100%,确保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为做好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安宁市还将养老服务机构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纳入联防联控进行统筹,就近安排医疗机构每7天为安宁市11家养老服务机构386名工作人员,1142名老年人进行免费核酸检测。
四是加强部门联动,有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由卫生健康部门安排医务人员到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疫苗接种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各养老机构根据评估报告意见、建议,有序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安宁市11家养老机构、2家殡葬服务机构464名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已实现100%接种目标。11家养老机构共收住老年人1140人,经医院医生评估,符合接种人数723人,不建议接种人数417人。截至目前,已接种第一针628人,第一针接种率87%,其余符合接种家属不同意接种人数正在采取措施有效推进。
五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做到两不误。在2022年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安宁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文明祭扫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指挥及协调。领导小组下设消防组、交通组、医疗卫生组、协调组,负责具体事务的推进落实。实施重点时段包保,在2022年3月19日-4月5日期间,分管副市长带队进行检查,督导任务落实。安宁市民政局分3组对9个街道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将清明期间各项安全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保障清明祭扫安全。各殡葬服务单位严格落实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严格执行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扫码出入、检测体温、佩戴口罩、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护措施;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强防护、保安全等工作。倡导绿色文明祭扫方式,积极推行骨灰存放、树葬、花葬等葬法,不断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倡导尊重生命、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
六是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安宁市民政局每日向安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昆明市民政局报告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各养老机构每日向安宁市民政局报告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态势,掌握好第一手疫情防控信息资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守住养老机构零感染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