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两式两有”工作法创造“两高” 法治建设新成效
安宁市“两式两有”工作法创造“两高”
法治建设新成效
近年来,安宁市法治建设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紧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主题,落实落细全面依法治市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改革创新,法治安宁建设创出新经验、新亮点。
“闭环”式管理 发挥统筹督促推动作用
一是构建高效顺畅的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运行机制。制定《中共安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工作方案》《安宁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的任务清单》《中共安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健全法治建设议事协调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一办四组”高效运转,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组织更加有力、体系更加完善、协同更加高效,助推全市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发挥依法治市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下发提醒函6期,通报18期,督办单4期,提示单15期,开展实地督察3次,逐步形成“清单管理、发函敦促、实地检查、跟踪提示”模式,助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及法律实施监督、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察指导、政策研究、情况交流作用,全面召开了各协调小组会议,部署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强化督促指导,为党委和政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日益明显。
“融合”式学法 引领全民普法工作
一是全覆盖学习培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市委、市政府专题学习6场次,市级各部门专题学习131场次,实现培训轮训全覆盖。坚持宪法先导,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第一位置,各机关部门自觉在国家宪法日、新录用公务员就职等节点开展宪法宣誓活动,按法定程序组织56人参加任前法律考试和120人进行任后宪法宣誓。
二是全方位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集中宣传、融合宣传等形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法律“六进”巡讲活动150余场次,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三是多角度研究阐释。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实践主题研究,形成调研报告30余篇,3篇入选昆明市法治建设优秀调研成果。
有“温度”的改革 筑牢基层和谐稳定根基
一是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在行政复议案件办理中,通过季度专项通报和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提醒督促行政机关积极整改行政执法行为中存在的自由裁量权行使不统一、不规范、超标准、超范围滥用裁量权等问题,及时纠正不合法行为、监督不合理行为、源头规范执法行为,有效发挥行政复议监督功能。今年以来,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6件,办结44件,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在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复议服务。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紧密围绕服务企业、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等方面找准问题,以“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持续推进“掌上办、网上办”,确保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9.8%,全程网办率不低于90%,平均跑动次数小于0.06次,行政许可类事项全程网办和“零跑腿”比例不低于96%。全面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编制安宁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初稿,涉及29个单位249个事项,完成办事指南与权力清单相关联事项945个。重视省、市各类营商环境监督投诉平台及各类来访、来电、来信的投诉件办理,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反馈,定期分析研判,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多渠道听取企业群众的诉求,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有“温暖”的服务 促群众法治获得感提高
一是建立“1+N”大调解新机制。依托安宁市“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与警、诉、行、医、妇、商等“N”家调委员会形成联动互补,抓实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诉非联动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8000余次,化解纠纷903件,“民转刑、刑转命”案发率同比下降200%,筑牢人民调解社会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
二是打造“1+9+102”法律服务平台。通过“2个全覆盖+1个应援尽援”模式,做到法律援助当天受理、审批、指派,在最短时间实现当事人权益最大化,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目前,共为1314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56件。大力推广运用远程网络法律服务,安装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133台,点击量5699次,智能咨询量1094次,出具咨询意见书378份。
三是打好助企服务“组合拳”。聚焦产业发展快、营商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目标,整合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行政干警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法律服务队伍,为企业“把脉问诊”,开展“法治体检”64场次,提供咨询解答73人次,提供金融类业务上门服务206件(次)。探索开展“企业+定制服务”模式,聚焦企业关注的“金融”“税收”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并主动走进企业,为企业办理授信、借款合同、还款协议、抵押保证合同等公证事项29件,涉及标的为2.333亿元。
在全市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安宁市2022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省排名第7位、昆明市排名第1位;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全省排名第29位、昆明市排名第2位,法治建设成效考核位列昆明市第1名,法治建设创“两高”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