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留安就业

发布时间:2024-03-25 16:00 浏览次数:66
字号:[ ]

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宁市人社局始终将高校毕业生留安就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方面实行兴安计划的政策帮扶,另一方面在日常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直播带岗活动中组织安宁市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为职教园区毕业生留安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为持续增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安宁就业创业热情,安宁市人社局积极落实兴安计划补贴政策,实现毕业生从见习到入职分阶段享受租房、购房、见习补助、工资补贴等全过程福利政策,同时通过深化政校企三方协作,引导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来安留安就业。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用好、用活、用足就业创业政策,安宁市人社局结合安宁市五个千亿级产业链规划布局,认真开展兴安就业行系列活动。组织辖区重点企业赴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莲华校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460个,现场收集简历3600余份,有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政策大宣讲活动 6 场,覆盖高校毕业生2300余人。

此外,安宁市人社局积极畅通多部门、各领域合作渠道,建立产教融合供需对接模式。2023年举办了产教融合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并联合组织线下专场招聘会,云南天安化工、杉杉、裕能等近90家企业提供2000余个优质就业岗位,吸引了众多高校毕业生到场求职应聘,进一步促成校企了解互通,实现学生出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依托高校企业行活动,通过高校深入企业实地参观访问、深入交流推介等,促成政校企三方合作,开发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举办安宁市职教园区2023届综合类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省内近10所高校组织1万余名毕业生进场,实现高校人才培育与企业用工需求有效衔接。毕业季连续开展千企万岗直播送岗招聘会,共计邀请本地72家优秀企业参与直播,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后续,安宁市人社局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进高校毕业生留安就业:

(一)搭建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一是对症下药,有针对性设置专业。各大高校要结合安宁市岗位需求及政府规划发展方向,优化学校专业设置,在保持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需求人才的同时,开设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有关的新兴专业,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二是宣传引导,积极搭建就业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校企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等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搭建供需交流平台,切实做好本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三是统筹规划,合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全面梳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包括大学生就业服务在内的各项业务,逐步实现业务办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和公共人才服务市场的整合力度,形成资源整合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大对职教园区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校园内创业指导与毕业后创业孵化实行无缝对接。

(二)加大宣传,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抓好政策落实督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氛围。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社等活动,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掌握就业政策、意义。全面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

(三)深入研究,优化政校企合作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全市范围内有用人需求的企业与职教园区各高校进行精准化匹配,做到岗位需求与高校开设专业相契合,通过线上职场零接触和线下职场面对面方式,提升就业率。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群体制定就业创业服务清单,明确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内容、服务事项、享受条件和申请流程。同时,加强政校合作,依托高校开展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大赛,提供职业指导,讲解求职面试技巧,开展模拟招聘、提供职业素质测评,帮助毕业生合理确定职业定位,提升求职能力。另一方面,对职教园区各高校即将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开设校企就业指导课,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帮助学生在实习中更好地适应岗位,实习结束后能留在企业就业。



安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