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四维”深化服务体验,群众满意度 跃升新高度
“五感四维”深化服务体验,群众满意度
跃升新高度
在安宁市司法局基层服务窗口的每一处,都洋溢着温馨与高效的气息。不同于传统模式,这里正以“五感四维”为核心,开创性地构建了一套群众满意度提升体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互动中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一、五感并进,重塑服务新体验
一是视觉清新。服务大厅内,绿植点缀,确保大厅内光线充足且柔和,设计简洁明了的导视系统,包括指示牌、地标、墙贴等,确保群众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服务区域。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服务指南与温馨提醒,各窗口均放置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流程的宣传手册。二是听觉舒心。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醒群众注意事项、流程进度等,确保音量适中,增加透明度和互动性。三是触觉温暖。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微笑服务,用温暖的微笑和贴心的服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办理业务时温柔指引,面对疑问时耐心解答,让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提供舒适的座椅和等候区,设置图书角让群众在等待过程中能够放松身心。设置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等设施,方便特殊人群进出和使用。四是嗅觉清新。定期清洁与消毒,确保空气流通,为群众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服务空间。及时清理垃圾和废弃物,保持大厅整洁有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提高空气质量。五是情感共鸣。各宣传手册上印有服务热线、投诉建议渠道等信息,方便群众随时联系和反馈问题。通过监督评价回访方式,建立与群众的情感链接,鼓励群众对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意见,让每一次服务都成为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对于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服务、上门服务等。
二、四维联动,确保服务高效优质
今年以来,安宁市司法局监督评价回访事件总量2653次,扫码评价2582次,扫码率97.3%。其中:公证服务扫码评价981次,法律咨询扫码评价1503次,法律援助扫码评价75次,行政复议扫码评价23次。有效报备71起,综合报备率2.7%。其中,“当事人已扫未评”占比最高,占总数的72.1%;排名第二的是“老年机等手机原因无法扫码”,占25.2%;排名第三的是“当事人不愿配合扫码”,占2.7%。为确保服务始终保持高效优质,“四维联动”机制,即监督、评价、回访与整改的深度融合,形成闭环管理,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监督维度: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
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通过视频监控、定期巡查、业务抽查等方式,对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业务办理质量进行全面监督,确保服务规范、高效。外部监督,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摆放评价二维码,设立意见箱、公开投诉电话,鼓励群众对服务过程进行实时反馈,形成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
(二)评价维度:实施即时评价与数据分析
持续纵深推广监督评价回访工作,确保每位群众在业务办理结束后都能便捷地给出评价,真实反映服务感受。定期对评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识别服务中的亮点与不足,特别是高频共性问题,为后续整改提供数据支撑。
(三)回访维度: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坚持每日对前一天的报备情况进行回访,收集群众对服务的具体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响应。每周对回访结果进行梳理汇总,分析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跟踪整改进度。
(四)整改维度: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与效率
针对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服务硬实力不断提升。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提高群众对评价回访工作的了解,鼓励其积极参与。优化导办服务,实行材料预审和取号制度,减少群众等待时间,提升办理效率。推广延时服务和自助办理模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和特殊时段,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服务。
安宁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五感四维”机制,以监督为保障、以评价为导向、以回访为纽带、以整改为动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与效率,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