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街道-安宁市财政局温泉财政所2013-2016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重点
2013-2016年间,温泉财政所在党工委、街道办和市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财政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进财税制度创新、完善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13-2016年间,是温泉街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温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现根据我所实际情况,将2013-2016年工作总结、今后五年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汇报如下:
一、 五届政府期间工作完成情况
五届政府期间,温泉财政所在党工委、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安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安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上级财政部门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圆满完成了财政计划主要目标任务,支持和促进了温泉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维护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财政收支规模持续扩大,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 收入规模稳步增长。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 年的9536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0079 万元。其中:在2013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278万元。四年间,街道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330万元(截止2016年9月份),通过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起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税收征管体制也持续得到了完善,保持了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2.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四年间,街道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0987万元(2016年为预算数)。在此期间,按照“保稳定、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理财方针和公共财政取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进展明显,为街道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财力保障。
4年来,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3755万元,教育支出累计12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累计2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累计36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34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累计55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累计1978万元。
(二)财政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
四年间,财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跳出传统“就财理财”的观念,围绕党工委、街道办确立的发展目标,以建立适应温泉街道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
1. 狠抓落实,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一是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工作,使收支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公平,为部门预算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全面推行了惠农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模式,凡涉及惠农的各项补助资金,都由财政直接划到农户的存折上,杜绝了过去发放渠道多、发放环节多、出现问题多的现象,使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及时、准确、明白地得到落实。三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得到进一步加强。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数据库。五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扩大村级公益 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2. 依法理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以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推进规范化服务型财政建设。
3. 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先后开展了对惠农惠民资金等专项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认真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纠正和查处财政违法行为。密切关注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多次开展了对政府债务的调查、清理、核实工作,认真落实债务偿债机制等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
4. 配合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纠正行业部门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执法监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专项治理,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挥了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二、 2016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预算执行情况
1. 收入预算执行情况。截止2016年9月,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62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3675万元的45.4%,比上年同期5192万元增加1013万元,增幅为19.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1089万元的41.9%,比上年同期4019万元增加622万元,增幅为15.5%。
2. 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截止2016年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690万元的70.6%,比上年同期2007万元减少109万元,减幅为5.4%。
(二)严格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严格督促各部门支出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假列支。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切实降低“三公经费”支出。
(三)做好税收征管和协税护税工作
一是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对年纳税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纳入重点税源管理,对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实时掌握重点企业发展变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抓好催缴工作;二是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土地增值税清算、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扎实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三是强化欠税清缴,明确主体责任,及时、深入地了解欠税缘由,督促企业及时还清旧欠,严防新欠发生,尽最大力量压制新欠户头数,切实做好税收补漏工作,全面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四是加强税收分析,严格落实税收推进领导责任制,加大组织收入工作的序时进度管理,形成责任倒逼机制,切实做到税收及时足额均衡入库。
三、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6年以来,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温泉街道财政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均集中在组织收入方面,具体表现在:
(一)税收完成情况很不理想
今年1-9月份,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连续9个月都未按时间进度完成任务。四大主体税种有增有减,其中:增值税完成769万元,同比增355%;营业税完成1853万元,同比增15万元,增幅为0.8%;企业所得税完成152万元,同比减16.5%;个人所得税完成433万元,同比增45.3%。
(二)税收受政策及纳税大户影响较大
一是房地产业是温泉税收支柱行业,受房地产政策持续影响,今年温泉辖区内房地产项目年内开盘项目几乎没有,税收下滑严重,对街道税收影响重大。二是温泉税源单一,虽然辖区内有许多宾馆、酒店、农家乐,但均以小额纳税人为主,对街道税收贡献不大。三是土地增值税和资源税的征缴仍需加大力度推进落实。
(三)政策性减收尤为突出
受国家结构性减免税政策持续实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营业税起征点由2万元提至3万元等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及惠民的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扩大,导致税基减少。
(四)一次性税款难以有效消化且税收基数过大
历年来,为完成全市税收任务,所有在建、待建项目已按项目投资额全额征收税款,2014年一次性入库税款4000余万元,一方面难以在近几年有效进行消化,另一方面导致将税收基数撑大。2015年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应收尽收,但仍然未完成10079万元的全年任务,2016年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长10%,远远超过了温泉本身经济发展应带动的税收增长。
(五)营改增政策的影响较大
国家实施营改增政策后,自2016年6月份开始,营改增部分由原来的100%降为50%归地方财政,而温泉街道主体税种以营业税为主,受营改增政策影响较大。
四、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十二五”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改革的大力推进,使财政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内部积累了加快发展的诸多条件。从机遇看,近年来上级财政积极推进了一系列财税改革,特别是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实施,对基层财政自身建设要求在不断提高,同时对基层财政自身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为 “十三五”时期的公共财政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挑战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改革攻坚和自主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各方面,对财政工作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二是经济发展还有不少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持续较快发展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对财政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三是社会各方面的风险有向财 政集聚的趋势,财政风险特别是隐性财政风险越来越大。
(一)工作思路
1. 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发挥财政职能,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财政公共保障水平,促进社会事业繁荣;着力落实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建设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美好温泉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2. 发展目标: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在2016年下达街道目标11089万元的基础上,均同步保持8%的增长速度。到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6000元。
(2)财政支出目标:在2016年2690万元的基础上,保持8%的增长速度,到2021年达到3900万元。
(3)财政管理目标扎实,构建财政事权清晰、服务社会公共需要、管理可续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确保财政对维稳、农业、社保、科技、教育、环保等公共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建设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税源结构得到较大改善,财政收入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财政管理改革继续深入,财政支出结构得到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稳步提高;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积极的工作和较为充实的财力保障街道今后五年规划的落实。
(二)保障措施
围绕今后五年规划目标,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全面强化财政职能。一是要认真落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继续深化和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要以构建和谐温泉为目标,实现公共财政职能向民生转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撑能力;加快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提升全民素质;积极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卫生的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在保证工资发放和机关运转的同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支出需要。
2. 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建立税收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稽查和清欠力度,确保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强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3. 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抢抓机遇,积极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为街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运用PPP模式吸引各种社会资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街道经济稳定增长。
4. 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以稳健财政政策为指导,按照“责权利”和“借用还”相统一的原则,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保证资金安全,确保“十三五”期末政府性债务保持在合理区间。
5. 全面推进依法理财。以强化法制建设为保证,完善财政监督职能,规范监督程序和手段,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及绩效评价考核。依法查处各种财政违法违纪行为,积极探索新的财政管理方式。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
五、 2017年工作计划及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及财政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继续强化预算编制管理,推行财政大平台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管理、项目入库和绩效评价等财务管理工作。
(二)积极培植税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协同国地税部门,对本街道辖区内的所有涉税事项和纳税人进行全面摸底,积极培植新的税源,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纳税体系;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好护税协税工作。
(三)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继续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明确资金用途和使用范围,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有限促进项目顺利推进。
(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2017年,在保障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寻求新的发展,为此,财政所将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密切联系,力求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可支配收入,为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五)进一步加强村(居)财务的监督检查和培训。加强对村(居)财务的监管和检查力度,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居)财务管理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定期不定期对村(居)各项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对接到财务人员和各村(居)委会会计、出纳及村小组理财小组成员进行一次财务专业培训。
(六)做好各类涉农补贴项目的登记、核查、上报和发放工作。
(七)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的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按照厉行节约的原则,加大对“三公”经费的监督管理,在预算执行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支出经费。
(八)进一步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财政服务质量。积极组织财政所人员参加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全力打造“服务型”财政所,按照“标准化财政所“的要求,坚持”快捷、高校、优质“的原则,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实行”一站式“服务,树立财政所干部队伍新形象,努力开拓财政所各项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