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政协安宁市六届五次会议第189号提案的答复
彭永忠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乡村建设规划的建议”,已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目前在我市农村的村庄规划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多头管理,管理部门又侧重于自己的本职本位,特别是在村庄规划中,超前预设、高位统筹、综合协调不到位,导致村庄规划和建设发展存在特色不鲜明、公共设施配套不全、不合理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建设发展和整体形象。根据你对下步村庄规划一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优化完善乡村规划编制,科学配套基础设施;二要抓好土地治理、优化居民点布局、保护特色乡村;三要建立联合协调管理监督机制、加快多规合一步伐的三点建议很好,我们将在下一轮的村庄规划中予以采纳,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依靠基层村组干部、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作用,更要发挥基层党员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自己家乡、自己村庄要建成什么样子、怎样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来,多收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由上到下改变为由下到上的规划程序,突出区域、地域特色和乡村风貌,做好新一轮的村庄规划工作。
二、学习外地规划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全面考虑生产、生活、环保、集贸及精神文化方面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和项目。
三、加强多部门的统筹协调
(一)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2017年至2021年2月全市累计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200份,乡村规划许可证覆盖率100%。切实提升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解决乡村地区规划技术力量薄弱的短板,将规划服务工作进一步做深做细,研究制定“村庄规划师”制度(试行)实施方案。我市各街道办、村委会、村小组均配备了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全市共配备了416名专管员负责辖区内土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现全市行政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覆盖率100%。安宁市根据《2020年安宁市自然资源局“村庄规划师”制度(试行)实施方案》,于2020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施,全市各街道均配备专业村庄规划师。
(二)推进“多规合一”。安宁市新一轮“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严格按照《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 》开展工作,截至目前,2020年底第一批“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已开展,连然街道办事处小桃花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初步成果已完成。下一步的安宁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三步走”的思路,有序开展村庄编制规划。第一步是做好“十四五”村庄布局布点规划,具体从总体层面进行谋划,对村庄进行分类,明确保留村和搬迁村,确定各类村庄发展策略,明确城镇开发边界内外各类村庄的布局和管理要求。第二步是市域村庄土地梳理和边界划定,在 2020 年完成村庄布点布局规划,对安宁市域内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保留村小组207个以及边界外确定为10年、15年内搬迁村小组11个,共计218个村小组进行建设边界规划,明确村庄土地使用要求和指标控制。第三步是村庄建设规划,将以街道为主体,分批次组织保留村庄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村组干部的主体责任,不管是采用什么方式招标到的规划设计制作公司,在整个规划的前期、中期、后期的规划过程中都必须广泛的听取市级农、林、水、土地、规划、住建、生态环保、人大、政协及街道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及要求、更要听取村组基层干部、党员群众、乡贤、本村在外工作的人士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和社会资源尽量参与到村庄规划的各个过程中来,在规划中突出乡村产业发展、加强村庄风貌风格引导,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乡村规划,确保做出的规划可操作实施、实用可用,群众满意。
(三)建立联合协同管理监督机制,加快“多规合一”步伐。“多规合一”不只是规划部门的层面,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参与,共同监督。
安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