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安宁市人民政府 www.kman.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16811-202112-489287 主题分类: 医疗卫生
发布机构:  安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1-07-05 14:00
名 称: 安宁市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分指挥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号: 关键字:

安宁市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分指挥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7-05 14:00 浏览次数:152
字号:[ ]

2021来,分指挥部始终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方针为导向,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根本,高位统筹、压实责任,对标实干、精准施策,持续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为安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了健康保障。现就安宁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及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之以恒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工作保障更加有力

安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以“四个强化”推动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把“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工作组和办公室,各街道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不断健全网格管理体系,以上率下、上下联动,“一盘棋”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强化“卫生细胞”创建。创建省级卫生村127个,除主城区外的6个街道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卫生镇”全覆盖的县级市。三是强化经费保障。把“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达5亿元以上。其中,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经费达4000万元。四是强化工作监督。20191月至20213月,数字城管监督员上报案件268件,“数字城管热线”“市长热线”“市民监督直通车”分别受理群众来电727件、228件、3件,结案率均为100%,卫生状况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二、持之以恒抓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康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四个着力”,积极推进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技能,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一是着力抓机制。制定《安宁市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建立健康巡讲专家团,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二是着力抓宣传。扩大健康教育宣传覆盖面,利用“魅力安宁”“健康安宁”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知识宣传407期,发放“三减三健”宣传册1.5万份、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宣传材料16万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5000余册。同时,开展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六进”宣讲活动76场,开展大型义诊301场。三是着力抓活动。严格落实《安宁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长期规划》,全面打造“15分钟市民健身圈”,体育健身设施覆盖全市90%以上的社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30%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千人口达4.05人;全市广泛开展工间操,辖区内所有学校的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达1小时以上。四是着力抓禁烟控烟。认真执行《中国烟草控制规划》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无烟环境建设,有无烟单位67家,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院人员培训196场次。

三、持之以恒抓好市容卫生环境治理,美丽安宁“底色”更加鲜明

以打造宜居安宁为目标,坚持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和城市管理综合整治“两手抓、两促进”。一是治“尘土垃圾”。严格落实清扫保洁制度,主要街道、一般街道保洁时间分别达16小时、14小时以上。着力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处体系,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先后建成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绿化垃圾末端处置场所,垃圾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末端处理率达100%二是深化“厕所革命”。全面加快公厕建设,免费公厕覆盖全市9个街道、64个建制村、448个村(居)民小组。城市新(改)建公厕全部达二类标准。其中,市政直管的78座城市公厕达到“六无六有”标准,全市旅游公厕全部达到A级标准,“温馨公厕”走进群众生活。三是按照“三线、五面、一栏、一闸、一称、一规范、一设施”的标准,对全市23个集贸市场开展全方位升级改造,打造出全省首个智慧化集贸市场,农副产品市场达标率100%。同时,建立市场定期休市、清洗消毒、活禽宰杀管理、废弃物处理等制度,市场管理全面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四是城市管理规范有序。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持续治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户外广告违规设置等问题,大力整治建城区、城郊结合部、建筑工地等区域环境卫生。五是实施城市“绿”“亮”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园林绿化一体化建设,近三年累计投资1400余万元实施城区公共绿化工作,2020年末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397.81万㎡,建成区绿地率达37.38%,绿化覆盖率达42.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1㎡。此外,深化城市灯光亮化工程,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亮灯率达99%

四、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难点、治顽疾”成效更加明显

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活、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全市环境质量指数持续呈现良好态势——20191月至今,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6.7%以上;市区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814天,超出创建标准20.6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47.3分贝。近3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一是大力开展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全市无秸秆焚烧现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强化废气治理,有序推进35个大气减排项目,已淘汰主城区燃煤锅炉15台,积极推进4家企业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开展大气环境整治、汽修行业专项整治、餐饮油烟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行为24起;督促4家重点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技改,拆除5座石灰立窑;全市投入6000余万元资金,持续开展“三磷”专项排查整治,相关问题得到全面整改;2019年,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查处违法行为6起,累计共处罚金25万元。二是着力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制定了《车木河水库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应急性文件,完善制度保障。注重日常管理,配备专职水源地保护治安管理员20人,每日开展巡查,每月开展一、二级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车木河水库2019年、2020年分别供水2395.21万立方米、2261万立方米,水源安全保障达标率100%三是加强医疗性废弃物环境监管。我市231家医疗机构已全部实行医疗废弃物专管、专储、专运、专销(毁)。一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建了医院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全面实现达标排放。

五、持之以恒抓好重点场所卫生监管,卫生治理措施更加精准有效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着力强化重点场所卫生监管与整治,为广大市民创造卫生、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一是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狠抓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卫生知识培训,“五病”调离率为100%,确保了我市公共卫生安全。二是抓好“七小”行业督查,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各行业资格主体合法,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三是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管理,依托卫生系统、校医室加强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控。全市中、小学100%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周达到0.5课时。四是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2019年至今,为全市8.2万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建立了可追溯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2019年至2021年期间,安宁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六、持之以恒抓好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监管,“生命安全防线”筑得更实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食品、生活饮用水安全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建机制、守底线,抓重点、强监管,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9年以来,我市未发生重大食品、饮用水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食品、饮用水安全问题。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追溯机制。二是按照《安宁市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方案》持续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及“明厨亮灶”创建工作,3年来累计评定餐饮单位7056家次,量化分级率达96%三是做好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安宁市城区设3个水厂,供水能力达11.5万吨、服务人口为28.6万人。城市主要水源地车木河水库库容4840万立方米,年许可供水量3855万立方米。根据国家住建部制定的《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安宁市城市供水企业达到标准化考核要求。20191月—202012月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经安宁市疾控中心检验均为合格。

七、持之以恒推进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建设,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供给更加多元

加强卫生服务保障力度,抓基础、优服务,着力打通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加强医疗机构建设,着力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全市拥有医疗机构231家,实有床位450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11.6张;全市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95人,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11.8人。率先在全省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创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个、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主城区连然、金方街道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街道各设置一所卫生院,64个行政村均设置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二是扎实抓好疾病防控工作。近3年未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均达10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制定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100%以上。设1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在职在编职工62人,疾控中心实验室配备A类仪器设备36167台套,实验室检验设备装备达标率达92.3%三是全面加强健康监测,2020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全民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8.9万份。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四是持续抓好“健康细胞”建设,打造健康主题公园3个、健康食堂7个、健康村(社区)42个、健康机关单位10个、健康医院6家、健康餐厅7个、健康学校13所。开展“健康生活实践示范行动”,打造2条“健康饮食一条街”,倡导“三减三健”,引领市民践行健康生活理念。五是建立精神病防治三级服务网络,坚持分级诊疗与家庭医生签约相结合,抓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2019年、2020年,严重精神病患者管理率分别为85.24%90.6%。扎实抓好血库建设,无偿献血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2018——2019年度荣获“昆明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六是全面实施妇幼健康计划,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18%3年来孕产妇死亡率为“0”。加强0-6岁儿童系统管理,建立儿童三级保健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建册、体检、救治等措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国卫指标要求。

八、持之以恒抓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城区复审工作扎实推进

坚持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经常性与突击性、治标与治本、环境整治与药物消杀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除害防病工作,病媒生物控制密度达国家标准。2019年以来,全市共投入病媒生物防制经费300余万元,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发动志愿者200余人,消灭和铲除各类孳生地4000余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我市城郊结合部、河道沟渠、集贸市场、垃圾收集站、居民小区等区域,每季度开展一次大规模清洁消毒,投放消毒药物4.5吨。加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防鼠设施建设,修补增设灭鼠毒饵站。新建毒饵站3000余个,修复、更新、添置防鼠设施1500余处,投放灭鼠药3吨、灭蟑药1.5吨,防制效果显著。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95%,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目前,我市于2021429日以高分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明察。为迎接下半年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暗访,对于复审检查工作中的问题立行整改,扎实推进全市爱国卫生工作。

九、同步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各项爱国卫生工作巩固提升

(一)城乡清垃圾,环境更宜居(清垃圾)

扎实开展清垃圾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城乡生活垃圾五级处置管理机制。设置分类垃圾收集点2161个,安放分类垃圾亭90座、分类垃圾桶450只、分类果皮箱3840套。同时,结合垃圾分类要求,先后建成了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绿化垃圾处置场所,实现末端处置全配套。此外,继续强化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配备垃圾收运车辆145辆,建有垃圾中转站10座。目前,安宁市日均产生生活垃圾300余吨,已实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实现了全部销号。

(二)公厕大变脸,如厕有温度(扫厕所)

全面开展公厕提质达标工作,城镇、景区和村级厕所分类管理迈上标准化发展轨道。在三无三有标准的基础上,安宁先后提出了六无六有(无臭味、无粪便、无水渍、无积尘、无蛛网、无痰涕;有手纸、有香薰、有洗手液、有绿植、有文化、有热水)、六无七有(在六无六有基础上增加了一有,即有温度,每个城市公共卫生间将安装供残疾人和儿童使用的坐便器)标准。目前,安宁市城镇177座公厕,市政直管的76座公厕均达到六无六有标准,其余均达到三无三有标准;101座行政村公厕达到三净两无一明369个自然村公厕达到三净两无一明。实施公厕所长制,每个公厕至少设1名管理人员,确保公厕管理质量持续达标。200751日起,安宁市在全省率先对主城区公厕实行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建成了20座智慧公厕。

(三)普建洗手台,洗手更便捷(勤洗手)

本着便民利民、因地制宜、随处可见、数量充足、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原则,科学布设洗手台,把洗手台建到大型超市、学校、医院、餐饮区、景区等人员密集、流动大的区域。洗手台均配备了无接触感应式水龙头,并在恰当的区域配建直饮水点,为市民创造便捷的洗手、饮水条件。

(四)全域净餐馆,饮食更放心(净餐馆)

建立一合法、二消毒、三公示、四干净、五齐全、六规范、七达标餐饮管理标准体系,全面开展达标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建成区(连然、金方)达标1703家,其中中型以上餐馆达标209家,小型餐馆达标1353家,单位食堂达标107家,餐饮类食品摊贩达标34家;周边乡镇全改善”969家,其中中型以上餐饮单位108家,单位食堂103家,小型餐馆全改善747家。同时,全面实现量化分级管理,建立了日常清洁消毒登记和监督巡查制度,餐饮服务环境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市4070个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已达95%以上,其中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公办学校、政府开办食堂全部完成明厨亮灶改造,实施色标管理(厨房实行色标管理,不同颜色的砧板用于处理不同食材。红色用来加工肉类,蓝色用于处理水产类,绿色用来处理蔬菜类。厨房工作人员按照分类,科学使用工具,尽可能避免因刀具、容器等混用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隐患,减少食物交叉污染)。此外,实施餐饮引领示范行动,打造了云南山里人家2家为“4D”餐饮单位、2“6T”餐饮单位。(“4D”:指管理要实现四个到位”——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6T”:指餐馆要做到六个天天”——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

(五)精编菜篮子,市场更有序(管集市)

在实施集贸市场长效管理和评星定级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政府扶持、企业筹资等方式,为消费者创建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政府扶持1000万,企业自筹2000余万),对全市18个集贸市场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造,从硬件提升和智能化管理两个方面入手,确保从根本上整治五乱问题。此外,实施政企合作,投资400万元,对昆钢凌波集贸市场实施智慧化提升改造,打造出全省第一座智慧化农贸市场。该市场于去年818日正式投入使用,市场内的所有货物溯源可寻,人民群众买菜更放心、更便捷,成为全省智慧化集贸市场的示范样板。

(六)消毒百分百,出行更安全(常消毒)

打好宣传、监督、抽检组合拳,推动各责任单位加强消毒常识宣传,严格落实公共场所卫生清扫保洁和消毒常态化、规范化要求,建立日常清洁消毒登记和监督巡查、抽检制度,全市景区、车站、医院、广场、为民服务中心等2189个公共场所实现消毒全覆盖、不留死角,电影院、商场抽检率达100%,公共服务环境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全市人民创建了安全、放心的公共卫生环境。

(七)全民总动员,共筑健康城(众参与)

持续开展“7个专项行动宣传教育。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利用安宁电视台、魅力安宁、健康安宁、政务服务中心、政府门户网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开展宣传,每个平台每月宣传频次均在4次以上。制作发放平面宣传资料8种(包括4种宣传册、2六个新风尚宣传折页、2种宣传海报)共20.2万份,实现辖区内住户全覆盖;以安宁市吉祥物安安宁宁为元素,开发MG动漫2条及8条公益广告,在新媒体及LED刊播,不断探索宣传新模式。二是打通健康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六进宣讲活动30场次。组织安宁市健康教育讲师团及文艺工作队伍,深入街道、机关、社区、学校、企业、景区开展文艺巡演和健康公益活动10余场次,“0距离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大型义诊5场次,拓展健康教育覆盖面。三是实施健康生活实践示范行动。选定餐饮业集中、与城市慢行系统相融的沿川北路、宁湖里打造集健康教育三减实践(控盐、控糖、控油)、弘扬美食文化、倡导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健康美食文化街,引领市民积极践行健康生活理念。

安宁市国家卫生城市

(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分指挥部

2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