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安宁市人民政府 www.kman.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16811-202201-500514 主题分类: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安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01-27 09:40
名 称: 1-12月安宁消费市场稳步恢复、持续巩固
文号: 关键字:

1-12月安宁消费市场稳步恢复、持续巩固

发布时间:2022-01-27 09:40 浏览次数:180
字号:[ ]

1-12月安宁消费市场稳步恢复、持续巩固

2021年,面对国内、省内反复的疫情形势,尤其是年底本地突然出现的疫情对我市消费市场产生的较大冲击,安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得到统筹,全市消费品市场活跃度不断恢复,呈稳步恢复、持续巩固的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情况

(一)总体情况

1-12月,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5945.19万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去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7617万元,同比增长16.3%。从城乡市场来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55070.2万元,同比增长15.3%,城镇零售额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2.51%;;农村零售额12546.8万元,同比增长30.2%,乡村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49%。随着乡村振兴工作逐步部署和落实,脱贫攻坚成效开始逐渐显现,乡村市场发展加快,增速比城镇市场高14.9个百分点。

(二)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别来看

1.1-12月,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311.5万元,同比下降11.9%;饮料类实现零售额2473.5万元,同比下降2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342.7万元,同比下降10.9%。以上几类的零售额增速不但同比下降,与上月相比也在下降。

2.消费升级类商品持续增长,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机电产品设备类分别增长39.8%39.9%34.2%2506.9%

3.石油及制品类表现强劲,拉动作用明显。1-12月,我市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5415.3万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去年提高28.7个百分点。原因一是今年疫情形势整体来看比去年缓解了很多,旅游业恢复经营,居民出行增多,消费需求增加;二是油价上涨。2021年经过多次的调整后,每升油价上涨1元多,上涨的油价直接助推了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

4.汽车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1-12月我市汽车类增长77.6%,比去年增长46.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972.2%,比去年增长3910.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今年月度入库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且在库的汽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累计零售额呈两位数增长,对我市汽车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

(三)从消费形态看

1-12月,我市实现商品零售140137.2万元,同比增长15%,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餐饮收入27479.8万元,同比增长23.6%,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温和增长,餐饮消费增幅收窄。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批发和零售业

2021年,新区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完成1348.63亿元和89.5亿元,分别增长10.2%29.7%,增速分别比去年回落5.5个百分点和提高21.1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中,占比较大的云南元强经贸有限公司和云南昆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全年累计销售额为负增长,对我市批发业影响较大。

(二)住宿和餐饮业

2021年,我市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完成4.1亿元和12.29亿元,分别增长33.8%25.1%,增速分别比去年提高45.5个百分点和38.7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中,占比较大的汉唐玺悦酒店有限公司和昆明玉龙湾湖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全年累计营业额呈两位数增长,对住宿业贡献较大。

三、原因分析

(一)今年昆钢公司融入宝武集团,受宝武经营策略决定,昆钢公司大量业务调整,导致很多以昆钢业务为主的批发企业业务流失,销售额急剧下滑。尤其是在我市批发业市场占比较大的企业,从4月份开始一直呈现负增长态势,明显影响了我市批发业增速。

(二)疫情反复对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冲击较明显。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省内出现反复,使防控形势变得严峻。尤其是年末,安宁出现本地确诊病例,防控政策再次收紧,部分行业在短期内按下暂停键,部分商家关门歇业,居民外出购物、旅行减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被抑制,体育、娱乐、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疫情再次对处于恢复发展中的消费品市场带来冲击。

四、建议

(一)重视批零住餐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企业潜力,针对在发展和扩大经营规模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引导和帮助。

(二)高度重视对小微企业及吃穿用企业的服务,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吃穿用企业的发展检测和服务,要摸清现状,梳理困难,积极协调解决,确保平稳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限额以上企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尤其是月度入库工作。限额以上占比和增速是拉动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有力支撑,要加强部门协作,大力推进四上企业培育、申报和入库工作,进一步充实名录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