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关于对安宁市人大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71095号批评和意见、工作参考的答复
韩春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已交由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建议1:“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成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并同时聘请专家成立顾问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针对政府、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组织专业骨干队伍进行研发、评价,拿出成果助力企业和社会发展”及建议5“建立多级科技创新的平台,对省内、省外及国外的技术和专家的协作机制,对项目研发和技术引进做好协调服务,助力社会科技高质量发展”
我市高度重视各级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和平台建设,截至2022年,我市共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昆明市级众创空间6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昆明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昆明市级星创天地2家,昆明市级重点科技服务机构1家,昆明市科技创新团队1家,昆明市工程技术研中心2家。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加强我市现有创新主体、平台的横向沟通交流,加强企业存在问题的收集,利用昆明市专家库、市域内创新主体、平台及时解决企业所急;同时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引导企业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平台创建。
建议2:“依托有资源的企业、高校、科创技术人才,成立实验中心,对科创项目进行检测和试验,并把形成数据库”
目前企业成果录入统一平台,届时企业可通过该平台发布或查找需要成果、技术,达到互通有无、互联互通的效果,方便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我局目前已建立规模企业数据库,和完整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库,有效将各类数据进行整合。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更好使用“安宁市成果转化中心”平台,加强各企业的横向联系,加强各企业所属数据的互联互通。
建议3“引进科创人才,并制定人才发展计划,为科技创新服务”
安宁市立足人才发展趋势,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市人才储备中心、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市人才孵化中心,与大学生创业园、青年人才之家等形成了人才工作“1+3+X”矩阵,专门建立业务、高层次人才、企业人才日常联系服务机制,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修订《安宁市螳川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暂行)》等系列措施,围绕产业、载体、项目、需求、政策五个方面,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创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和引进培养各领域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切实抓好人才工作建设。下步工作中,我局将加强与人才管理部门联系,加大引进科创人才力度,更好为科技创新服务。
建议4“校企合作,产教研一体,发挥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作用为学生创业孵化的合作,加快企业科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创业孵化双落地。”
我市引导企业与高校开展联合攻关,鼓励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如菲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置了冶金专科学校校外实训教学基地,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专家、院士工作站建设,促进高校教师和企业作用为学生及企业创业孵化的合作,同时加强众创空间与企业孵化器建设力度,让学生创业孵化双落地。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与园区沟通对接力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着力构建“以院校为主体、政府搭平台、高校院校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深度融入安宁市的产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加快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建议6“针对研发项目研发,为社会和企业发展解决问题的,通过评价给予研发资金补助”
一方面,我市出台《安宁市引导企业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放管服”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安政办〔2020〕2号)每年设立100万—200万专项资金对我市具有研发有效数据的企业给予补助,并同时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扶持,2021年我市共拨付39家企业共计203万元,同时对新申报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每户20万元奖励,2021年共计补助280万元。另一方面,我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从36户增长至102户,加计扣除总额从4372万元增长至53293万元。
同时,我市还设立了科技计划项目,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科技计划项目,尤其是鼓励符合我市发展方向的各方力量参与。针对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科研攻关和发展方向,给予大力扶持。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在市域企业中以多种方式开展宣传、解读研发费用补助政策,及时发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放管服’经费”,激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上级部门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市域内企业研发投入补助。
建议7“建立科创项目孵化基地,让科创项目落地生根”
截至2022年5月,我市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昆明市级众创空间6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昆明市级星创天地2家创业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创业平台作用,有效带动创新创造。其中工业园区孵化器目前已建成首期总建筑面积5.07万平方米的8栋钢结构厂房和二期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4栋多层标准厂房,已先后获批“昆明市级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基地”、“昆明市大学生创业园”称号。基地共有专业孵化人员40人,在孵企业2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家,其他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有毕业企业6家,均已通过园区管委会项目审查会孵化入园,实现项目产业化。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加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重视实效,充分发挥我市园区优势,加强高校教师、学生项目创业、孵化。
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