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关于对安宁市政协第七届一次会议第106号提案的答复
方鹤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安宁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已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高位谋划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编制完成《安宁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安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安宁市现代工业集群发展咨询报告》等专项规划。围绕石油化工、钢铁、磷盐化工等重点行业编制《安宁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十四五”规划》、《安宁市石化产业五年发展规划》等中长期规划,高位统筹、指导推进我市工业绿色发展。
二、科学布局,打造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立足“禀赋”,抢占新能源高地。凭借市域内磷矿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现有的磷化工、石油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机遇,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紧抓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黄金发展期,通过外引内培,强化服务,抢占新能源高地,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将安宁市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目前,我市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中,已形成电解液、正极材料的“双线布局”。下一步,将围绕加快推动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与新能源电池正极、负极、铜箔、铝箔、隔膜、电解液、箱体等核心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关联企业的对接洽谈,争取更多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落地安宁,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实现千亿级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
三、夯实保障,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做大做强。为构筑集聚发展平台,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全面统筹和推动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培育打造。建立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长制”,探索建立工业立市“四个优先”“四个到位”“四个创新”和“交地即发证、建成即投产”新机制,围绕全程服务、审批代办、要素保障、问题解决、政策兑现的“五个到位”,以及招商引资“驻企5D店小二、政小二”服务新机制,由项目经理“一对一”驻点暨挂牌服务招商引资落地项目,推动项目服务“全周期、零距离”。云南氟磷电子科技磷肥副产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云南天安化工年产50万吨磷酸铁及配套项目从洽谈至签约仅用了70天时间;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实现60天签约并快速开工建设,创造了招商引资洽谈时间最短,投资规模最大,落地开工最快的“安宁速度”。随着安宁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的落地,吸引了国内新能源电池材料的头部企业。目前,还有上海杉杉、浙江华友等7个新能源电池项目在安宁开工建设,总投资达560亿元。
四、梯度培育企业。落实好省、市出台的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要素保障、技术创新、上市融资等方面扶持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强为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服务能力。
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兴安计划”,建立“螳川人才库”。围绕钢铁、石化、盐磷化工、新能源电池等特色产业以及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装备指导等新兴产业,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人才集群优势和发展优势。深入实施“双向招引”工程,通过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推动一个产业,促进人才、项目、资金一起落户落地,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频共振、同步推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推进“万名青年见习计划”,鼓励支持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企业研发机构,推进课程、资源、项目共享和互动,实现创新人才梯队培养,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六、延伸仓储物流“链条”。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安宁—万象)正式开通,“安宁制造”工业产品首次搭乘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到达万象,对外开放辐射能力得到增强。下一步,将全力构建“昆明主城—太平新城—安宁主城”联动发展格局,力争与昆明主城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优势互补、公共服务对等均等、消费市场共建共享。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