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关于对安宁市政协第七届一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
段有宏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安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编制完成《安宁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安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安宁市现代工业集群发展咨询报告》等专项规划。围绕石油化工、钢铁、磷盐化工等重点行业编制《安宁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十四五”规划》、《安宁市石化产业五年发展规划》等中长期规划,高位统筹、指导推进我市工业绿色发展。
二、提速工业集群建设,构建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工业立市”发展战略,推进“2+1+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传统产业与新材料产业、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巩固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工业企业的优先地位、工业园区的支柱地位。加快新材料产业布局,积极发展化工、有色金属、稀贵金属等新材料产业,依托中石油云南石化、云天化等龙头企业,以建设国家级化工园区为支撑,全产业链推进石油炼化一体化DCC项目,加快化工上下游配套发展,推进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电池新材料绿色化、集群化、龙头化建设;依托宝武昆钢、云南黄金、西南铜业等龙头企业,全面推进黑色、有色冶炼及压延等重点产业建设,打造高端钢材、铜材、铝材和稀贵金属产品;着力引入超导材料、导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发展,积极引进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积极推进石化、新材料、冶金、生物医药科技和320战略新兴产业园等五大“园中园”建设,石化产业逐步摆脱以初始炼油为核心的单一产业链,着力解决高端石化产品短缺矛盾,培育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石化产业链;磷化产业以产品结构优化与产业链延伸并重为核心,完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耦合,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向精细磷化工转型发展。
三、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动工业企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推动主城区磷化工企业搬迁入园、提质升级。武昆股份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已建成投产、云南煤业环保搬迁入园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年内实现昆钢本部关停。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化、清洁化、智能化改造,全面开展绿色生产。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蒸汽余热余压节能技术改造,对余热余能回收再利用少消耗14053吨标准煤;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全厂加热炉以天然气为燃料,全过程采用脱硫、脱氮等技术,从源头上大幅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节约成本1497万元。昆钢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人均产钢量由600吨提高到1500吨,吨材成本降低200元以上,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利税20亿元以上。
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牢固树立“抓产业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建立招商引资“兵团制+链长制”双制工作机制,按照“补链、强链、延链”的思路,创新实施1%工作法,建立工业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工业立市“四个优先”“四个到位”“四个创新”和“交地即发证、建成即投产”新机制,围绕全程服务、审批代办、要素保障、问题解决、政策兑现的“五个到位”,以及招商引资“驻企5D店小二、政小二”服务新机制,由项目经理“一对一”驻点暨挂牌服务招商引资落地项目,推动项目服务“全周期、零距离”,着力解决“审批周期长、项目落地难、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兴安计划”,建立“螳川人才库”。围绕钢铁、石化、盐磷化工、新能源电池等特色产业以及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人才集群优势和发展优势。深入实施“双向招引”工程,通过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推动一个产业,促进人才、项目、资金一起落户落地,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频共振、同步推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推进“万名青年见习计划”,鼓励支持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企业研发机构,推进课程、资源、项目共享和互动,实现创新人才梯队培养,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六、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掀起政府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精准高效服务企业。在用地保障方面,探索建设“产业用地标准库”,开展产业用地熟地储备,提前报批土地、收储土地、规划预审,探索事前承诺、容缺后补等创新举措,优化供地流程,最大化压缩供地时间。在林地保障方面,全力争取省、昆明市和滇中新区支持,积极开展林地审批相关手续预审、资料准备等工作,实现林地审批快速通过。用水、用电、用能方面,科学研判,提前布局供排水管网、变电设施和天然气管网等,项目土地供应前各类配套资源接入供地红线的比例大幅提升。进一步服务好在建企业、已投产企业,妥善协调解决企业在基础配套、生产经营、寻求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困难和诉求,特别在企业信贷融资、税收等方面,最大限度提供便利。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