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关于对政协安宁市七届一次会议第220号提案的答复
李瑞锋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扶持新兴业态中小民企健康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建议的提案”,已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新兴业态一般是一种新兴服务业态,它首先是一种新兴服务,其次是一种业态,新业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进一步扶持新兴业态、中小民企健康有序和规范发展,是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实施就业优先的有力举措,对于扩大就业、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安宁市新兴业态中小民企存在经济总量小、融资困难、管理粗放、竞争力弱等问题,对吸纳就业的作用仍未充分凸显。对此,安宁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安排部署相关市级部门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持续推进“助企贷”业务
为进一步解决市域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由安宁市工科信局牵头修订了《安宁市中小微企业“助企贷”业务管理办法》,一是更新合作竞争激励机制,合作银行数量由原来的3家扩容至4家;二是进一步细化、规范贷后管理流程,尤其是追债和风险助企金代偿程序,将原办法规定发生坏账后先代偿后追债,修订为先追债、后代偿、再继续追偿;三是合理放宽贷款额度,将原办法规定限定贷款单户额度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修订为对经营稳健、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其他生产经营状况优良的企业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四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取消原办法规定的需企业缴纳的20%“风险缓释金”。同时,我局还搭建起由市域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组成的“银政企”沟通交流平台,不定期地为企业推送银行相关的融资政策。
二、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导航”作用
一是督促安航、文策会计和俊宝3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加大公益服务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律、信息、技术、融资、培训、维权、人力资源、市场拓展等各类咨询和培训服务。为进一步扶持新兴业态企业健康发展,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2022年上半年累计为776家企业提供培训服务11次,其中深入专精特新企业为企业服务26次,为132家企业提供招聘服务,招聘工作人员160余名。二是积极为“专精特新”企业申请2022年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级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发展专项资金等上级资金,合计645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精特新企业36家(小巨人企业11家,成长型企业25家)。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推荐3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3家企业申报昆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推荐安宁工业园区申报省级孵化器、安宁安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
二、支持新兴业态中小民企引进人才
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安宁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兴安计划”暂行办法》,提升校企合作力度,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线上和线下服务,以优质服务吸引并留住人才,畅通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发现培养渠道,通过搭建工作平台,激发民营经济人才活力,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制定了成立2个以上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年内孵化10个以上小微创业企业,不少于2000名职教园区毕业大学生落户安宁就业创业的年度目标。实施就业困难群体援助行动,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8000人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00个。二是坚持引育,提高人才质量。积极组织市域内企业及人员参与申报,目前已推荐14人申报带动型特派员,已推荐云南昆钢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天谋科技有限公司申报“螳川人才”培育项目。
四、保障新兴业态企业劳动者权益并扩大就业
2022年安宁市人社局把支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作为稳就业、保民生、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针对安宁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现状,结合人社部门职能职责,以“不断规范用工行为,切实维护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展底数摸排工作。我市组织召开发改、交运、应急、市场监管、医保、法院、总工会、公安等部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研讨会,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动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参加和组织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研讨会、座谈会、企业走访等形式,对市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企业社会保险覆盖、工资待遇、工作时长、劳动合同签订等情况进行摸排。
(二)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加强企业用工指导。结合人社政策宣传“五进”活动,深入新业态新就业重点群体和重点企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进行宣传解释,提高从业人员和企业的依法维权和依法用工的意识。指导平台企业贯彻落实人社领域相关政策法规,督促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在薪资算法、社会保险覆盖、工作时长、合同协议签订等方面给出建议。
(三)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对投诉反映集中的行业和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活动,重点摸排、整治互联网企业及关联企业劳动者休息休假、加班报酬等问题,及时核查新业态违法违规用工问题线索,整治歧视性条件和违规收取劳动者财务的行为。
(四)开展关心关爱活动。一是开展集体协商行动,以外卖、网约车、快递行业为重点,开展集体协商;二是推行电子劳动合同,方便具备劳动关系的企业与员工签订;三是推动社会保障扩面,引导未参保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按规定参保。
(五)养老和工伤保险参保扩面。我市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新业态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将通过平台或实体网络,以平台接单或派单形式从事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货运车司机工作并获得劳动报酬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均为试行参保对象,为全市新业态从业人员撑起“保护伞”,让他们跑得更安心。新业态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形式和自谋职业形式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截至目前我市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584人,参加工伤保险585人。新业态从业人员在参保期间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其认定办法、待遇标准等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配套规定执行。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由新业态企业承担用人单位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工伤保险"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
(六)失业保险金实现网上申领。失业人员可以通过下载“云南人社12333”app或者通过微信“就业彩云南”公众号直接申请失业保险金。网上申请只需填写基础信息即可,无需任何纸质材料。工作人员在收到网上失业保险金申请信息后及时审核申报人员是否符合失业保险金办理条件,按照政策要求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
感谢您对安宁市新兴业态中小民企长期以来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恳请您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给予关注。
安宁市工业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
2022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