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画笔”摹画乡村文明“锦绣图”
近年来,禄脿街道禄脿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用“红色服务+绿色治理+金色弘扬”“三色画笔”,逐步勾勒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红色服务”绘乡风文明图。为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带头作用,禄脿村党总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铺开“村级党组织+村民代表+志愿者”工作模式。从村组党员干部、妇女代表、专业技术人才中挖掘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伍。结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及辖区群众“需求清单”,制定完善志愿者服务流程、管理培训制度、服务记录制度,同时加强村级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文化阵地建设。8支队伍各显神通,广泛组织开展妇女儿童关爱、家风家教美德传承、法律宣传、孝老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以传递党的声音、落实党的政策为核心,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气在村间处处显现。村党总支、村委会荣获安宁市“文明创建”先锋、“最美志愿服务村”、巾帼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绿色治理”绘乡村宜居图。实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健全包村联系领导、小组干部、保洁员三级网格管理。党员干部带头实行门前“三包”、清除房前屋后“五堆”、进村入户开展文明行为宣传劝导。利用“主题党日”、环境整治日等契机,广泛发动村民开展辖区环境综合整治。整合规划村内文体娱乐资源,完善体育器材、休闲娱乐设施,让村级活动场所不仅是党员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娱乐中心,也是便民服务的另一个窗口和平台。
“金色弘扬”绘乡村兴旺图。禄脿村旧称“西华街”,俗称“老街”,是昆明通往滇西至缅甸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明清年间,一度成为禄丰、易门、安宁三地交界的商业重镇。老街民居和庆丰楼、清风桥也吸收了茶马古道的浓厚历史文化底蕴,成为禄脿的标志性建筑。历经百年沧桑,老街的繁华和辉煌已逝,周边一栋栋砖混结构的小洋房、横亘禄脿坝子的武易高速公路,见证了老街不平凡的变迁,也诉说着一代又一代老街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不懈奋斗,努力创造新生活的光阴故事。文化不能忘,传承不能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努力下,老街古建筑群得以妥善修护,禄脿村被登记命名“中国传统村落”。为进一步挖掘禄脿“历史+文旅”新内涵,禄脿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编制了禄脿老街保护利用规划,保护挖掘茶马古道文化,发展集古村落观光、民族风情、农家小吃体验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让禄脿老街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