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安宁市人民政府 www.kman.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16811-202403-844537 主题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安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02-12 11:14
名 称: 安宁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关键字: 项目,建设,推进,产业,提升

安宁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12 11:14 浏览次数:250
字号:[ ]


——2024年1月31日在安宁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安宁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安宁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省委“3815”战略,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拼经济、全员抓落实、全面提效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6.55亿元,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7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16亿元,同比增长6.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560元,同比增长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45元,同比增长6%。在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中前三个季度位列第1名。连续4年以云南省唯一县(市)身份上榜赛迪百强县榜单,从第88名提升至第79名、中国工业百强县从第77名提升至第72名,排名西部百强县市第5位,实现“百强进位、县域领跑”。

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产业质效持续提升

第一产业增产增效。农业总产值达38.61亿元,其中,花卉产值达6.53亿元,增长86.2%。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85万亩,粮食产量3.07万吨。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现代花卉产业园建成亚洲最大的无土栽培玻璃单体大棚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采后恒温处理车间,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驻企业20家,引入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10个。全年净增农业企业73户、农业龙头企业95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艾家营葡萄协会入选全国“百强农技协”,安宁婧钰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益完善,完成5个绿色食品认定,14家企业成功进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农村“三变”改革成果丰硕,14个试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24%。

第二产业支撑更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2亿元,同比增长6.2%,占昆明市比重达30.4%,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9.9%。石化产业快速增长,云天化石化提质增效建成投产,中翔畅盈等项目成功签约,友日久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8个项目加快推进,云南石化原油加工量达1155万吨,创历史新高,新增链上项目10个,产业链总产值达938亿元;冶金产业转型加快,云铜锌业、春邦二期等15个项目签约落地,西南铜业、云铜锌业等10个项目有序推进,昆钢配套焦化项目181天从动工建设到点火烘炉,黄金产业园点火生产,武昆钢产量首次突破600万吨,产业链总产值达485亿元;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稳步壮大,云南裕能一期全面满产达产,氟磷电子竣工投产,云南杉杉进场247天点火投产,祥丰精制磷酸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天翌新能源、能投空气储能发电等项目成功签约,链上项目增至16个,产业链总产值达134亿元。

第三产业稳步提质。商贸服务业稳步恢复,出台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等惠企政策,新增入库商贸服务业企业67家,祥丰实业被认定为昆明市总部企业,总部企业实现零突破。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完成,完成电子商务培训3090人次,破解农村电商“人才荒”。永安老街、金方欢乐里等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金色时代广场等7个夜经济商圈烟火气十足。文旅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依托保罗(安宁)大健康产业园、云南信基产业城打造职教园区绿色健康产业聚集区,顺利推动昆明咖啡产品交易中心落地挂牌,昆明国际健康生命科学城完成“一城三中心多点”规划,云南鸿润药业总部项目成功签约。温泉文创市场主体完工,壹然广场等文创项目启动建设,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5%,荣获“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称号。

(二)坚持强招引促建设,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在市场投资信心下滑,房地产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按季召开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重大项目推进会,定期开展项目调度、集中签约和现场观摩,深化“链长制+兵团制”合力攻坚,34个重点项目被纳入全省重大项目,其中10个为“重中之重”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34.22亿元,112个项目列入昆明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7.2亿元。全市工业投资逆势增长,全年完成158.6亿元,占比从2022年的44.5%提升至2023年的56.3%。产业投资完成174.8亿元,占比从2022年的49.4%提升至2023年的62%。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坚持“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优化信息流转共享管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4次,全市县处级干部及招商工作人员外出招商38次,与企业洽谈680次,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9场。累计签约项目86个,其中,引入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招商引资项目库动态保持在353个。制定出台《安宁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风险及收益评估机制》,对10个项目进行履约评价,科学决策项目准入,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达91%,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到位市外资金154.64亿元,同比增长31.05%,实际利用外资3857.83万美元,净增外资市场主体29户。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深入开展“三个听取”行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困难问题,营商环境“安心投”品牌不断擦亮。创新推出“首席政务服务官”制度,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全市1366个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办事大厅,网上可办率达到99.9%。全面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1196项,“零上门”事项1198项。设置“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专区”,实现审批服务“一窗受理、内部流转,统一出证”。大力实施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净增经营主体7457户,新增“四上”企业97家,新增优质中小企业34家。全市“四上”企业达354家,经营主体65542户,民营企业数量达16693户,占企业总数的91.57%。获评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

(三)改革开放多点突破,创新发展活力激发

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建设云南县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总体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实施36个三年系列行动、80个重点建设项目。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落地,制定国防动员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各项方案预案,出台《市国动委工作规定》《市国动委联合办公室工作运行规则》等制度文件,进一步推动国防动员工作高效运行。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7.79万亩,完成街道明责赋权扩能等140项改革任务,9个省级试点落地安宁,成功入选全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国水利工程现场观摩会在安宁召开。

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全市进出口贸易额达551.7亿元,位列昆明市第1名。高位推动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编制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安宁北港片区控规和产业规划,桃花村国际陆港、大宗工业物资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等4个总投资超60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中老铁路桃花村国际物流园东片区专用通道项目第一段建成通车,中老铁路国际冷链物流基地、读书铺中央仓建设工程等列入平急两用项目清单。南非、老挝等国外考察团来安交流考察,成功举办首届西南(昆明)森林博览会,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赛事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昆明网球公开赛获评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创新驱动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搭建,推进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应用技术研究孵化器,云南玫里传说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进入“星创天地”项目培育建设阶段。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8.1亿元,同比增长3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2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创新型企业1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获得专利656个,磷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获评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类)。

(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安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果获批,编制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规划、公园体系规划等16个专项规划。大屯东、官厢街等片区开发加快推进,完成22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73.6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05万户6.6万人。优化城市治理,治理临违建筑34.73万平方米,完成东湖新苑等14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大屯东片区路网陆续建成,石安公路全线通车,安宁主城西南环线至汽校南路西延线投用,西册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支撑昆明主城“西拓”、安宁主城“一主两翼”城市战略实施的路网体系不断完善。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获评云南省“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示范县城。城乡绿化美化工作高效推进,全民义务植树85.51万株,入选省级绿美标杆典型14个,获得省级城乡绿化美化奖补资金1432万元,城乡绿化美化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顺利通过绿美城市和绿美社区建设工作现场考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通过省级初评,入列省级绿美城市试点,省级试点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云南省级绿美园区。高标准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圆山森林主题公园启动建设,建成口袋公园11个,实施21条城市道路绿道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83亩,城市建成区累计建成绿道61.25公里,建成区绿地率40.21%,绿化覆盖率44.35%。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积极开展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维护及脱贫人口信息更新工作。持续实施农村公路巩固提升工程,完成读书铺新村公路等7条农村公路的新建改建,3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已达100%。农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打造安宁市A级景区村庄5个,培育发展旅游民宿11家,其中国家丙级旅游民宿1家,温泉小村获评“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花巷雁塔”“滇秀石庄”等精品农文旅品牌持续“圈粉”,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9.89%,乡村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5.32%,实现了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双增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11项要素”实现100%全覆盖,新增省级绿美乡镇1个,成功创建115个昆明市级绿美村庄,安宁市级“绿美庭院”1000户。

(五)生态治理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问题整改见行见效。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17个。国家移交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2个,易门箐矿山淋溶水治理、底部防渗工程实施完毕,敬业钢铁环境问题完成省级验收。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5个投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晶鑫钛矿等585个环保投诉举报问题得到及时核实处理。

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持续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重点做好工业废气、建筑施工扬尘的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空气优良率达97.8%,其中优级天数203天。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印发了《安宁市2023年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方案》,对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拉网式排查溯源,加强工业源、生活源、农业面源等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劣V类水体2条,疏浚河道25条437.2公里,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持续推进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排查整治,完成16宗“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在全省率先开展产业园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治理筛查与监测试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磷石膏综合利用成效明显。坚持“堆用并举、以用为主”方针,全力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深入实施磷石膏生态修复利用、磷建筑石膏建材推广、磷石膏路基材料应用等“三个工程”,支持推动云天化环保科技一期、吉麟环保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全面推进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源头减量、规范管理和技术攻关等“四项工作”,稳步推进改性磷石膏在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应用,完成松坪龙树磷矿2号矿坑生态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全市综合利用磷石膏350.35万吨,新增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60.43%,其中第四季度新增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六)民生保障力度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年民生支出42.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7%。聚力教育优化。优化学校布点布局,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安宁中学初中部、安宁市第十二幼儿园等5所学校(园)建成开学,新增公办学位5620个。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安宁市第三幼儿园被认定为省一级二等幼儿园。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相关政策,推进完善全市中小学全学段全覆盖的“5+2”课后服务管理机制。组织城区14所学校高质量开展2023年暑期托管服务,开设项目30个,服务学生5000人。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创新公办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专项招聘办法,校园专项招聘教师44名,引进名师名长27人,建成名师工作室40个。安宁市产教联合体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培育建设产教联合体,“以教兴产、以产促教、以产聚才”的聚集效能不断凸显。

聚力医疗提质。新冠疫情“迎峰转段”总体平稳,全市重大疾病、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率、及时率均达100%,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交流。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再上台阶,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统一纳入医共体管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医院晋升三级中医院,县域就诊率、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占比逐年提升,牵头医院向基层下转患者同比上升47.5%,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形成。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成立基层专家工作站38个,全面实施乡村医生“县聘乡管村用”,共引进医生138名。医共体科研教学大楼项目主体部分完成验收,八街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强化基层急诊急救能力建设,设置6个基层120急救站点,初步搭建全域性急救网络。建成全省首个联通基层的县级慢病管理中心,安宁市医共体敬老养老中心、新昆华·乐龄之家老年康养中心创建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聚力就业保障。建立余缺调剂工作机制,搭建起跨地州劳务协作框架,开展招聘服务活动27场,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3万个,实现新增城镇就业8223人。落实“兴安计划”,深化政校企三方协作,发放“兴安计划”工资补贴365.29万元。紧盯农村劳动力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831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65人次。实施就业援助,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91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清零。用好用实创业扶持政策红利,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84万元,带动就业490人。搭建“双创”平台,大力推进青年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和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建设,孵化出园企业34户,实现营业收入2844万元。建成全省首家县级退役军人创业园,金方街道新村社区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七)安全风险防范到位,平安安宁不断深化

组织保障更加有力。安委办实体化运行,设置“一办两组一库”,强化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完成问题隐患整改721项。全面落实“一园一策”,产业园区草铺片区获评全省首家D级化工园区。及时更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完成68个重点场所地震预警终端安装,实现自然村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持续推进主城区新建公园绿地的提升改造工作,新增6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9个紧急疏散场地,主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147.88万平方米。

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耕地保护,落实4个批次城镇建设用地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完成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编制,严格落实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恢复工作,恢复耕地4232亩。从严开展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及“大棚房”整治,排查农业设施1076个。投入财政资金3293万元,新增高标准农田11800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实施“五个100”工程,建成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达414个,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面推行“管理网格化、手段信息化、服务多元化”模式,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四下基层”制度,深入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包案化解、治重化积等重点工作,下访接访群众1252人次,推动解决问题331个。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荣获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有力有序处置温泉“4·13”、青龙“5·06”森林火灾。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普查两员业务培训及清查工作。

回顾过去的一年,受长期形成的结构性问题,以及短期房地产下行、内外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还比较薄弱,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二是服务业增速低,商贸物流仍未实现突破,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不足。三是招商引资质效不高,一些引进项目的成长性、效益性不够好,在区域总部、重点商贸服务业、外资招引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四是智慧城市建设有差距,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较低,“一网统管”城市治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五是房地产“保交付”、企业破产重整等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推进缓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不高。六是生态环境欠账多,磷石膏存量大,环境资源约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等要求,为我们2024年的工作定向领航,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主动出击招大引强、全力推动项目落地提供了鲜明指引。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安宁建设云南县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三年上台阶”的关键之年,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总体思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深入推进“生态优先”“工业立市”“昆安融城”“共同富裕”四大战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云南县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建设。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以上(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和6%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坚定“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以上,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180亿元。聚焦3条千亿级产业链,持续推进中石油云南石化减油增化项目,支持中石油、云天化等企业稳产增产,加速推进云天化石化5万吨正丁烷顺酐、远帆新材料、中翔畅盈、长盛科技等项目建设,实现友日久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昆钢等企业优化产能布局,加快云铜锌业等项目建设,推动西南铜业实现投产,推动云南黄金产业园稳产达产。全力支持裕能一期提质增效、云南杉杉稳产达产,加快裕能二期、云南友天、祥丰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统筹推进天翌新能源、孚能电子、能投空气储能发电、祥丰450万吨磷矿浮选等项目开工建设。

做优现代商贸服务业。聚焦商贸服务业和文旅大健康产业培育,全面提高商贸服务业支撑力度,实现限额以上商贸业销售额450亿元,增长15%以上。支持友日久、云南杉杉等制造企业工贸分离,拓展商业贸易模式。加快华楚汽配、中南建材、通安路桥等8个传统大型市场转型升级,提升云安商贸城、中集车辆园、普洛斯物流园等一批新兴市场贸易规模,打造全省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支持吾悦广场、万达广场、金方大厦等消费聚集区联动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全面释放群众消费潜能。持续推动安宁市“十四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昆明国际健康生命科学城(安宁片区)规划建设,推动汉德生物二期项目落地,云南明顿医院、波影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在谈项目签约。积极争取昆明动物园新园区项目落地,推动温泉半山M酒店开工建设,启动温泉宾馆、省保健康复中心等项目提升改造,办好昆明网球公开赛、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等国际体育赛事活动,用好温泉小镇、玉龙湾、青龙峡等优质旅游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一批国家级乡村旅游民宿。实现旅游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5%。

推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抓好“三农”工作,实现农业产业总产值达45亿元以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持续巩固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成果,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抓,抓好“米袋子”、建好“菜篮子”、装满“果盘子”,建设高标准农田12500亩,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6.8万亩以上、总产量达3万吨以上,蔬菜播种面积10万亩,水果种植面积2.3万亩。加快现代花卉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园、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花卉种苗生产等7个项目建成达产,促进怡颗梅蓝莓种植、江苏绿港、冬冬食品速食米线生产基地、绿色食品投资集团花卉示范园等10个项目签约落地,着力打造食用玫瑰、鲜切花等农业全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园区经济。深入落实省级支持安宁产业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对园区和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建设园区能耗监测、环保和安全监管系统,推动园区管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扎实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做好化工园区规划修订、论证编制等工作,确保化工园区复核及扩区工作顺利推进。实施园区行政审批职能改革,提升项目审批时效,妥善解决招商引资入园企业行政审批手续等重点问题。推进基础要素保障再提速,实施草铺生活水厂扩建和化工园区生产、生活供水联通保障工程,逐步完善冶金、麒麟、水井湾等重点片区和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

(二)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营造更优发展环境

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全面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项部署,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持续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等国家级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推进市属国企重组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加快实施知识产权建设发展规划,巩固提升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成果。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三年行动,推动主导产业向中高端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现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同比增长20%以上。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市场主体,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0家,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8%。

抓实投资招引关键作用。坚持“项目为王”导向,发挥项目作战指挥部统筹优势,全年谋划40个项目列入全省重点项目库、5个以上项目列入重中之重项目清单。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抓好安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一期等重点产业配套项目。积极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交通能源等领域投资,继续围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十大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36个专项,加大项目组织编报工作力度,及时向上申报一批符合投向、条件成熟的项目。突出“产业链”精准招商,充分用好商会招商、以商招商,紧盯产业链链主、链核、重点企业,补齐产业链上中下游和配套企业空缺,实现二产延链补链强链,一产、三产全面突破,全年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0个以上,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投产率、资金到位率分别达90%、50%、50%以上。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全要素保障,重点抓好项目规划审批、用地报批供应、能源供应、金融服务、基础配套等要素保障,持续破解供需错配问题,提高要素供给效率。获批新增城镇建设用地5000亩,完成土地供应6000亩,获批林地4500亩。提供全过程服务,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跨区域通办”,完善政务大厅窗口办理事项全流程民意闭环访评和监督投诉机制,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压时限、并环节、优服务,再造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类事项全程网办。做到全方位助力,深入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稳步推进“一址多照”改革,出台经营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管理系列办法,新增经营主体5000户以上,全年新增“四上”企业70户以上。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提速昆明国际陆港(安宁北港)建设,完成昆明国际陆港·安宁北港控规和产规编制,积极申报举办国际物流通道合作论坛,加快安宁中老合作物流园等4个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5A级物流企业,推进挚达、华港等物流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现代物流经营主体,实现货物吞吐量提升至2500万吨以上。加大发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设立对外贸易服务、招商引资联络站,建立RCEP县级服务中心。积极谋划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争取澜湄银行落地安宁,促进外贸产业加速发展。继续申办第二届西南(昆明)森林生态产品博览交易会,提升安宁城市影响力。

(三)构建新型城市格局,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持续开展城市更新。抢抓国家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政策机遇,准确把握政策指向、资金投向、市场方向,谋准谋细项目,加快实施太平新城小街片区、草铺产业园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完善草铺村、小石桥村、白土村、水井湾村、清水河村、始甸村、安灯村等第一批计划实施改造的城中村项目各项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快速实施,积极争取第二批更多城中村项目进入国家“大盘子”。持续推动官厢街、大屯东片区开发建设,实施望湖小区、罗白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速安宁市城市更新。

聚焦城市品质提升。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西册公路、安宁公交枢纽站项目建设,服务好晋易高速建设,实现太平新城西环—安宁主城连接线通车,破解昆安融城交通瓶颈。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和易涝积水点治理,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安全可靠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韧性。有序推进太平新城核心区、职教园区纳入城市建成区管理,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以上。巩固提升绿美城市建设成果,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完成圆山森林主题公园建设,完成5个口袋公园建设,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探索“公园+经济”,引入共享服务、便民设施、公益文化活动、展览等元素,打造4个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不断提升公园档次和文化内涵。

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不断加强“双千兆”覆盖力度,全方位提升“城市大脑”效能,推进“一网统管”建设,全力提升市域智慧化治理能力。强化道路扬尘、噪音污染等问题整治,规范可回收物品和建筑垃圾全链条处置,提升工程围挡品质,继续开展好厕所革命,推动城市面貌、设施维护、环境卫生走在全省前列。推广“门前五包”星级评定,持续做好“潮汐式”就餐管理工作,打造“席地而坐”示范点5个,高标准实施5条城市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新增500个城市停车位,提高市民满意度。突出服务品质、多元共治导向,持续推进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强化违建治理、小区安全整治,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昆明市级以上“百佳小区”7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农村“三变”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多种类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的村8个,实现全市80个涉农村(社区)本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平均达170万元以上。加快乡村产业提质升级,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育大批懂技术、用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建立农民创业就业平台,设置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实现农民顾家增收“两不误”。深入推进绿美乡村三年行动,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为重点,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年内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个、昆明市级绿美村庄32个。持续做好帮带共建工作,支持磨憨村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升级版。

(四)坚持生态环境保护,高效推进绿色发展

着力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加大联防联控力度,推动企业锅炉改造工作,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监管,不断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推进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扬尘污染精准管控。启动工业园区精细化管控平台,提升科学精准监测预警和轻度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能力,持续推进昆钢等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严控工业污染源和大气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深入开展道路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重点污染源专项整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

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开展“三磷”企业排查整治“回头看”,逐一对入河排污口甄别排查整治。加快职教园区、国际陆港片区及主城周边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完成职教园区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主管网建设工程(一期)、中水回用工程(一期)、青龙片区排水管网等建设,推进太平南部污水厂、产业园区第四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强化联防联控,深入开展螳螂川、九龙河等重要河道整治,确保国控断面鸣矣河—通仙桥、省控断面螳螂川—温泉大桥、青龙峡断面等3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快推进车木河等11个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治工程,扎实推进无序取用地下水整治工作,有力保障城乡饮水安全。

着力提升土壤环境安全。持续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土壤环境管理,加快在建工程修复进度,督促搬迁企业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加大土壤环境保护监测、执法队伍培训力度,切实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重点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评估、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全面推进17处历史遗留矿山、23座在建矿山、56座关停矿山生态修复,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始终保持对私挖盗采的高压态势。

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坚持把度电效益导向落实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全过程,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八街易门箐、小营尖山铁矿、营盘山采空区、柳树磷矿4个改性磷石膏矿山生态治理修复项目,确保祥丰集团200万吨水洗净化、天安化工500万吨无害化处理装置建成投用,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以上。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径,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生态安全风险机制。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新建充电桩300枪。

(五)全力维护群众利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全力稳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不低于10000个,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现入驻企业总数不少于25家,创建成为省级园区,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一站式精准招聘服务,实现经营主体用工与群众就业无缝对接。全面实施“彩云雁归”返乡创业计划,依托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园区、创业培训等措施,做好资金支持、创业指导、创业跟踪服务等要素保障,持续推动安宁市劳务品牌创建和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劳务品牌领军企业,力争建成1个昆明市级返乡创业园。依托职教园区建立企业大学生见习基地,定期开展大学生顶岗实习活动,指导大学生出校门进厂门、毕业即就业,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开展规模化、规范化职业技能培训,培育特色地方职业技能工种,打造“培训一人、就业一家”的一站式服务,组织就业重点群体技能培训不低于1000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0%以上。

构建优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扩大公办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继续实施安宁市石江小学、安宁中学太平学校二期(小学部)、安宁市第六幼儿园等续建项目,新增公办学位3000个。拓宽教师招聘渠道,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年内引进培养名师名长15名,聘用优秀退休教师不少于10名。继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通过跨校交流、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村学校支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教师流动和交流,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年内交流轮岗人数不少于50人。深入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全面实施高中“三新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确保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进入昆明市前5名,全力打造西部县级教育强市。

完善医疗服务。扎实推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引进高层次医学专家不少于10名。深化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建设15个重点学科。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切实发挥市第一人民医院龙头作用,加强连然院区常见病、多发病科室建设,提升金方院区重症及疑难杂症救治能力。抓好“百县工程”建设,确保科研教学大楼年内投入使用,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提升市疾控中心监测检验能力。实施基层筑底工程,推动八街卫生院、太平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启动禄脿卫生院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卫生院临床科室建设。开展卫生室提档升级达标行动,积极推广“新家签”试点工作。完善妇幼保健、“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化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业文化展馆。以“三项计划”为抓手,实施企业帮带共建“同心同行·幸福安宁”专项行动,打造“一家亲”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建设乡村旅游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路线2条、“一家亲”工作驿站5个。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昆明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个。

(六)坚守安全发展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持续巩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成果,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健全完善“五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为载体,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用好桌面推演,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深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优化建设“防汛一张图”指挥调度系统,整合提升防汛应急能力。高标准修订《安宁市人民防空方案》,加强训练演练,不断夯实国防动员建设基础,提升国防动员组织指挥能力。

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安委办实体化运行改革,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完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设施、重点场所、重点装置的重大风险清单化建档立档工作。持续强化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做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工贸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双下降”。加强森林防火隐患排查和火源管控,整体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和水平。

提升社会维稳能力。推行“2+3+N”矛盾化解机制,做好延期交付楼盘保交付、民营企业破产重整等重点领域的矛盾化解。不断拓展人民调解覆盖领域和形式,依托“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中心、“老刘调解室”等多元解纷机制平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将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领域作为着力点,切实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深化群众诉求服务站建设,严格落实“有信必复”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推进电信诈骗打击治理,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和安宁市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持之以恒,奋力谱写建设云南县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