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关于对政协安宁市第七届第四次会议第07040037号提案的答复
刘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流动摊贩管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建议》(第07040037号)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主动征求听取协办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改局等部门办理意见建议。并实地调研了安宁城区目前设立的夜市经营情况,摸排夜间流动占道经营情况。邀请了委员进行面商,面对面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面商过程中围绕流动摊贩规范管理、夜间经济业态升级、便民疏导点优化等事项的推进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已完成张家坝天桥便民疏导点改造,新增摊位50个,金色时代广场二期夜市已投入运营,吾悦广场夜市建设有序推进。并开展夜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5次,目前夜市周边市容秩序良好。
二、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卫生环境及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确实存在,需要进一步建立流动摊贩管理机制。目前安宁现有的夜市存在功能单一,消费链完整性不足,夜间经济业态需进一步丰富。消费者评价和投诉等反馈渠道也不健全。
三、关于对提案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加强联合监管与执法力度
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改局、街道、社区、物业等管理主体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分类服务。按照菜农、中年失业者、有创业能力、灵和就业人员等情况,对流动经营者不同情况进行精准的分类吸纳和规范引导。同时对东湖夜沙龙、东湖星光夜市、万达摩谷街、吾悦悦荟坊、伊皇拾街步行街、永安老街、金色时代广场夜市、大学城星光夜市等成熟夜市加强规范管理,整治管控周边流动占道经营摊贩,提升夜市周边市容秩序。期间开展金色时代广场、吾悦广场、伊皇步行街等夜市周边市容综合整治共计10余次,劝导清理周边流动摊贩150余起,指导规范夜市经营200余人次,目前夜市周边市容得到有效提升。
(二)关于优化疏导点设置与布局和制定管理规范与标准
依据“疏堵结合、便民利民”原则,持续推进便民设施提升改造工作,合理增设时鲜瓜果便民疏导点。规范摊位区域、经营范围及经营时间,并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公示信息,确保布局透明化、管理精细化。现已提升改造张家坝天桥便民疏导点,在原有50个摊位的基础上新增50余个摊位,提供了约100个摊位供菜农售卖农产品。后续会有序完善提升丽景嘉园、柳树小广场、金色佳园、慢行步道等时鲜瓜果便民疏导点,进一步释放增扩售卖摊位,吸纳更多流动经营者。
(三)关于制定夜间经济规范指引、摊贩经营疏导管理制度等管理规范
结合“城管进社区”活动,强化店外促销活动、外摆经营的规范服务,提升夜市经济活力。联合街道、社区、物业等部门,对拟设小集、夜市的区域提前介入指导,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垃圾投放收运、户外广告招牌宣传等市容服务事项,确保经营规范有序。推行柔性执法与弹性监管:对社区小集、夜市实行“服务+监管”模式,在重点时段增派巡查力量,及时协调解决占道、扰民等问题,保障居民生活与夜市经济的平衡发展。
(四)关于优化服务与支持措施
积极借鉴昆明周边地区地摊经济成功案例,持续推进引摊入市工作,进一步丰富夜市业态,将流动占道经营摊贩引入夜市摊区规范经营。牵头推进吾悦广场和金色时代广场二期夜市的建设工作。目前金色时代广场二期夜市项目于5月初正式投入运营;吾悦广场也正进行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初正式投入运营。两个新夜市将引入特色餐饮、文创手作、互动体验等业态,为摊贩提供统一摊位设施、卫生设备及水电支持,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合法化经营。进一步丰富市民夜间消费活动的同时分流了流动摊贩。
(五)关于建立反馈与改进机制
依托城管驿站和便民服务点现场投诉咨询、电话举报、微信公众号留言等投诉通道,收集听取市民意见建议,依据反馈动态调整管理措施。
(六)关于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
通过社区公告栏、执法局公众号、魅力安宁等渠道发布管理规定和相关政策指引,提高公众对流动摊贩和夜间经济管理的认识和理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首违不罚、柔性执法等方式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规范,提高其守法经营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流动摊贩和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步我们将加快吾悦广场夜市建设,尽快投入运营;持续提升增设便民疏导点,争取释放更多摊位;联合多部门开展夜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强化食品安全与市容提升。
安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5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林松,68688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