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安宁市人民政府 www.kman.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16811-202508-101485 主题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安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5-08-22 17:15
名 称: 安宁市2025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及行业发展情况
文号: 关键字:

安宁市2025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及行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5-08-22 17:15 浏览次数:0
字号:[ ]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情况

  1-7月,全市消费品市场整体增长平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5亿元,同比增长2%,较1-6月增速下滑0.1%,低于昆明市2个百分点,在14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1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3.33亿元,同比增长1.4% ,与1-6月增速持平。

  从消费区域看,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27亿元,同比增长7.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6亿元,同比下降31.38%。乡村消费市场持续低迷。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稳定增长,实现10.32亿元,同比增长5.38,与1-6月相比增加1.23个百分点。随着消费降级,居民外出吃饭意愿下降,餐饮收入实现3.01亿元,同比下降6.03%,较1-6月回落3.03个百分点。

  从细分消费领域来看,吃穿用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

  一是吃穿用类平稳增长。除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14.3%,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织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均实现正增长零售额分别增长11.7%、300.8%、16.4%、6.6%;

  二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类商品销售表现亮眼。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相关商品需求得到释放,文化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3C类商品销售大幅增长,1-7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1.5%,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8.8%。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7%和132.2%、47.3%。

  三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高,呈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1.7%,但传统领域的燃油车销售下降,影响整体汽车销量,汽车类零售额下降29.1%。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依然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21.2%。

  二、行业运行呈“三升一降”态势

  (一)批发业

  1-7月,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完成147.04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较1-6月提高3.7个百分点,批发业扭负为正。

  (二)零售业

  1-7月,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3.8%,增幅较1-6月提高0.7个百分点,稳步小幅提升。

  (三)住宿业

  1-7月,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完成0.6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较1-6月提高6个百分点,增长势头良好。

  (四)餐饮业

  1-7月,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完成3亿元,同比下降6.5%,增幅较1-6月下降3.2个百分点,支撑动力不足,下降明显。

  三、街道发展情况

  1-7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的有4个街道,分别为连然街道、温泉街道、禄脿街道、八街街道。

  实现负增长的有5个街道,分别为金方街道、青龙街道、草铺街道、太平新城街道、县街街道。

文字文稿1_01

  四、需关注的问题

  (一)重要商品类值影响限上社消增长后劲不足

  受网购分流、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商场租金、物流费用、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传统零售业态经营压力加大,虽然受到“以旧换新”等消费政策刺激的正面影响,但消费市场活力依然不足,占比较大的商品类值负增长较多,如粮食、食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对全市限上社消影响较大。

  (二)网络零售贡献较低,支撑力不足

  新旧商业模式融合发展缓慢,我市新型消费发展仍存在不少堵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本地品牌知名度不高,直播带货等新销售模式“小而散”,文旅促消费整合度较低,发展未成体系,对我市网络销售贡献较小。今年1-7月,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占比仅为1.03%。

  (三)餐饮业营业额持续下降,行业低迷

  一方面受居民消费意愿的降低、消费“降级”等影响,外出就餐意愿减少,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纷纷表示今年的客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虽推出了各类优惠套餐吸引顾客,但仅能维持正常运转,较难实现营业额同比增加。另一方面重点企业瑞禾餐饮以及旺宏餐饮部分项目合同到期后续投标未中,承办食堂数量减少后营业额大幅下降,2家企业合计拉低行业12.16个百分点。

  五、工作建议

  (一)加大促消费支持力度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氛围,加大对企业做各种促消活动的支持,挖掘居民的潜在消费动力,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刺激作用下,紧抓“中秋”“国庆”等假日节点集中开展促消费活动,不断强化配套措施,激发换新意愿,最大限度释放消费潜力。同时,增强企业优质特色产品和生活服务有效供给,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形成有特色的市场商圈,提升品牌质量,以品质化、品牌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丰富消费场景,把握线上线下消费联动热潮,激发消费欲望,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

  (三)加强谋划新开业企业入库工作

  截止目前,我市新开业企业月度入库数仅有3家且体量较小,产生新的经济净增量较少。升规纳统工作要持续关注贸易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热点,加大摸排新开业拟入库企业力度,积极落实落细奖励扶持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愿意入库的配合度。

  (三)深度打造“安宁”城市品牌形象,吸引外来消费

  围绕“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在安宁举办的热度,在提升当地知名度的同时,结合安宁“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健康县城”的特点,打造“安宁”城市品牌,推广当地特色文化产业、休闲娱乐项目、本土美食等,紧抓“流量风口”,精准对接需求,主动提供即时价值供给。通过“安宁”品牌建设,不断吸引人气、积聚各类资源,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赢得长期市场。因此还可以围绕永安老街、昆钢老厂区、八街玫瑰、龙山生态圈等特色亮点打造消费走廊,推出更多特色新产品、新服务,加快构建全市住宿餐饮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消费格局,为住宿业、餐饮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