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安宁市人民政府 www.kman.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16811-202508-101509 主题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安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5-08-25 15:03
名 称: 经济随笔丨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文号: 关键字: 五年规划

经济随笔丨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25-08-25 15:03 浏览次数:0
字号:[ ]

  初秋,天高气爽。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谋划的季节。

  “十五五”时期,2026年至2030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期。科学谋划“十五五”,不妨从打开“五年规划”的意义开始——

3518ef90cfab483a9214b271f3a8246c

  经过数十年探索,我国已形成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全会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这是国家发展规划的诞生路径。

  记住“三级四类”,就能了解,五年规划其实是个“规划组合”——“三级”,是指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四类”,是指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这样提到“四类”的作用: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

  形象地说,国家发展规划是“统领”,把它制定出来后,要由专项规划在“条”上细化,由区域规划在“块”上深化,由国土空间规划在“地”上保障。

  还有两个关键关系——“规划与政策”,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工具的发力方向,也要统一到国家发展规划的部署要求上;“中央与地方”,各地方既要贯彻国家总体部署,又要注重体现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在科学引领下汇聚各方合力——这就是中国发展的真谛之一。

 

da2d2f5c369044279b781d18be10c4c3

  五年规划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是“这一个”,而是“一个接着一个”“一棒接着一棒”,一张蓝图绘到底。

  制定中长期规划,并非中国独有。但像中国这样能够连续七十多年,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并取得巨大成功,则极为罕见。从1953年开启的“一五”计划,到今年即将收官的“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始终是一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每一步,都意义非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并完成“十三五”规划,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并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

  每一个关键变化,都体现着时代进步:从“六五”开始,“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日益充实;从“十一五”开始,“计划”改称“规划”,一字之变,凸显定位更加科学。

  五年规划目标,坚持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相衔接。谋划“十五五”,需紧紧围绕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五年规划,关键还在于真抓实干、说到做到,把“每一个”都干成干好。

  

dc85cc7312584d39828823197d85fbd7

  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事关发展,方方面面、大大小小,得有多少事啊。五年规划,既要全面规划,又要突出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能关照千头万绪,又能“牵住牛鼻子”。

  谋划“十五五”,怎么“牵住牛鼻子”?一是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二是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三是紧扣综合平衡,强化跨领域目标指标的衔接、任务举措的集成、项目布局的匹配。

  “牵住牛鼻子”的本质,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系统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科学谋划主要目标任务,攻坚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办成一批大事急事难事。

  

a22c6c967d3647a2aac51b6e6efe932a

  中国的五年规划,引发世界关注。有西方学者在《中国大趋势》中,概括了一句对这个中国方案的认识:“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旁观者的视角,也挺形象。就是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通过编制实施五年规划,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以有效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有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

  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规划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约束性两类。五年规划,特别讲求分类推进——对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则要集中精力,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对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安全保障等任务,则需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推动目标任务实现。

  

01744cdb34104c5ca16d8b308e4077ef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在即将收官的“十四五”规划里,主要指标中,民生福祉类超过1/3;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提出教育提质扩容、健康保障、“一老一小”等方面28项民生工程,对有效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谋划“十五五”,需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办好一批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

  “国事”“家事”,都是你我他、大家伙儿的事。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过程,正是生动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大生命力的过程。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