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安宁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7月,安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3%,增速在昆明市14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位,高于昆明市(7.5%)19.8个百分点,其中: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4%。
一、基本运行情况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9.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3.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8%,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下降3.6个百分点。
(一)重点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市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59.4%。其中,13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1-6月有所提升。
全市工业八大重点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6.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6百分点。
(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拉动明显
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8%,实现较快增长,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8.5%、-6.5%、123%、38.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传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8.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8个百分点。其中:化工、冶金、非烟轻工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6%、146.8%、8.8%,化工产业占比最高,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2.3%,冶金产业拉动最大,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8个百分点。
(三)多数街道实现产值增长
在全市9个街道中,7个街道工业总产值实现同比增长。与1-6月相比,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加快的街道有连然、金方、八街、禄脿、草铺、太平。青龙、草铺街道影响最突出,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6.6和7.1个百分点。
(四)近半数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1-7月,全市重点监测的50种产品中,有29种产品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58%。具体来看,重点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的有:精炼铜(电解铜)产量同比增长376.5%,磷矿石产量同比增长42.2%,黄金产量同比增长38.9%,磷酸二铵产量同比增长10%,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产量同比增长9.7%,合成氨产量同比增长8.9%;重点产品产量同比下降的有:钢材产量同比下降6.8%,磷酸一铵(实物量)产量同比下降12.7%,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7.9%。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个别企业影响较大,产业结构不完善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5%,累计产值超10亿元企业有10户,其中3家重点企业产值增速超50%。若扣除这3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则同比下降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4%。所以个别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影响较大,工业增长过度依赖个别行业和企业。
(二)其他产业增长乏力
其他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7.3%)39.7个百分点,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下降1.8个百分点,增长乏力。其中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传统装备制造及建材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31.3%、-43.6%、2.5%。
(三)超半数企业停减产
1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7月停产企业16家,减产企业59家,停减产面达到47.2%。1-7月停产企业8家,减产企业77家,停减产面达到53.5%。1-7月,停减产的85家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产值71.4亿元。
三、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精准挖掘潜力企业,催生更多经济增长新动能,进行补链、强链、延链,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有利于转型升级产业政策的解读,引导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聚。
(二)抓好重点行业要素保障
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准确判断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对于可能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时进行了解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停产减产企业、重点企业增速波动较大等问题,积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剖析问题根源。
(三)落实政策强化服务,改善企业经营情况
各部门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稳增长等惠企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引导企业发挥优势、深挖潜力、补齐短板,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增强企业经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