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安宁市人民政府 www.kman.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16811-202412-946665 主题分类: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发布机构:  安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12-27 17:12
名 称: 安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宁市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实施方案(试行)》通知
文号: 关键字:

安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宁市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实施方案(试行)》通知

发布时间:2024-12-27 17:12 浏览次数:18
字号:[ ]

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办局,各管委会:

  《安宁市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实施方案(试行)》已经七届市委常委会第171次会议、市七届人民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安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安宁市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要求,深入开展安宁市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兜底线、保基本、救急难、促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结合安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强化部门协调联动,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着力提升基本社会服务,做雪中送炭、增进民生福祉的事,促进安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目标任务

  聚力“六稳”“六保”,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紧紧围绕健全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目标,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推动落实。到2035年,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密实牢靠,总体适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困难群体救助分类

  依据困难群体家庭或个人具体困难程度、原因,将对以下人员认定后进行救助:

  (一)特困供养人员以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儿童等完全需要政府兜底保障的困难群体;

  (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支出型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一、二级)、精神残疾或智力残疾三级残疾人等需要长期保障或重点关注的困难群体;

  (三)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因灾、因病、因学或家庭突发变故等原因造成困难的群体;

  (四)临时性或部门救助覆盖不到,但确实存在困难的相对困难群体。

  四、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举措

  针对困难群体救助帮扶的工作需要,在严格执行现有救助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以下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举措。

  (一)基础民生保障方面,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施安宁市级照料护理专项补助

  为进一步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护理需求及改善护理质量,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采取社会购买服务方式对签订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协议的服务机构或人员进行专项补助。补助标准为:在执行特困人员省级照料护理补贴档次基础上(依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将人员划分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三档),按相应档次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施安宁市级照料护理专项补助,一档(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300元/人/月;二档(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200元/人/月;三档(具备生活自理能力)100元/人/月。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二)医疗补充帮扶方面

  1.实施民政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安宁市级专项补助

  为保障民政低收入人口基本医保参保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提升抵御因病造成困难的风险能力,对已认定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对象,设置民政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安宁市级专项补助,对参保中确实无力承担个人自付金额的民政对象,依申请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当年基本医保缴费总金额。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实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疗保障安宁市级专项补助

  对经认定在册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为保障该群体基本医保参保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提升该群体抵御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能力,设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疗保障安宁市级专项补助,对参保中确实无力承担个人自付金额人员,依申请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当年基本医保缴费总金额。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三)计生家庭帮扶方面: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实施安宁市级特别扶助

  对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同时满足:

  (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女方年满49周岁;

  (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4)现无存活子女条件并办理相关认定的家庭。在合并国家、省、市级补助的基础上按照15600元/人/年的标准实施特别扶助。

  牵头单位:市卫健局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五、工作要求及保障

  (一)坚持统筹推进、专款专用,强化责任落实。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困难群体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帮扶措施列入单位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任务的落实与对接。及时制定救助金管理制度、将所需资金列入部门年初预算,确保专款专用,保障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二)坚持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做好人员精准。各相关单位要做好困难群体的认定、审核、审批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群体纳入救助帮扶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同时,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清退,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精准救助。

  (三)实行分类帮扶、重点保障,扎牢兜底保障。各相关单位结合现有救助政策及本方案中涉及的政策,根据困难群体的困难程度、致困原因等,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分层分类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同时,密切关注困难群体需求,整合帮扶资源,实现救助帮扶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避免“一刀切”的粗放式管理,推动部门救助帮扶政策措施有效衔接。

  (四)坚持系统运行、高效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安宁市城镇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信息化平台,依托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优化信息共享、微信小程序、人员生存认证、救助信息公示等功能模块,参照社会救助员管理,设置3名安宁市困难群体专职救助员,负责系统管理、数据统筹,日常交办任务,全面指导和提升安宁市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水平。

  (五)坚持宣传引导、落实政策,促进社会稳定。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的宣传帮扶政策,不断强化社会救助政策公开、程序公正、结果公平,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救助帮扶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实施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中共安宁市委办公室安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安宁市城镇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措施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办通〔2021〕49号)同时废止。若有新规,按相关规定执行。

政策解读:

安宁市民政局关于《安宁市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实施方案(试行)》政策解读